当前位置:首页>保管>馆藏精品>藏品详情
银玉壶春瓶

高51.5厘米,口径9.5厘米,腹径23.5厘米,足径12厘米

1955年安徽合肥孔庙旧基元代窖藏出土

此瓶带盖,敞口,细颈,垂腹重心较低,颈、腹部过渡比较明显,圈足略向外撇。圈足里刻有“至顺癸酉”、“庐州丁铺”、“章仲英造”字样。庐州就是今天的合肥。可见这件银瓶是由安徽合肥丁家店铺的工匠章仲英制作的。 

玉壶春瓶,也叫玉壶春壶,这种形制可能是古时某种名为“玉壶春”酒的酒瓶形状,因此得名。外观样式经过长期发展,定型于宋代。早期的玉壶春瓶多为瓷器,到了元代,出现了许多由金、银制成的玉壶春瓶。元代是玉壶春瓶发展的重要阶段,在造型上,种类非常丰富,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明、清各种玉壶春瓶造型几乎都能在元代找到原型。就功用而言,玉壶春瓶从元代开始由实用的酒器向明清时期的陈设器转变。 

元朝政府对金、银的使用非常重视,制订了专门制度来保证不同阶层使用金银制品时所享有的不同权利。为了控制金、银的流通,政府经常进行专卖。1282年,政府颁布了法令,规定在专卖期间,工匠只能用顾客带来的金银打造器物,做成后要在器物上錾刻匠人的姓名,所以此瓶的圈足中会留下工匠姓名。

 

延伸阅读:

工匠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