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为青白色,局部有褐色纹。兽首,象螭首,钩面向上凸起,面饰阴线勾云纹,椭圆形纽,纽较大。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有玉带钩,多出土于腰间部位。战国时期是使用带钩的高峰期,出现了各种材质的带钩,有铜、铁、玉、金等不同质地。在制作工艺上更是十分繁复,工艺精湛。有的在铜上镶嵌绿松石,有的在铜、铁上错金嵌银,还有的在铜或银上鎏金等。汉代使用带钩也较为普遍,出土数量也较多。除玉带钩外,还有金、青铜、水晶等质地的带钩。西汉玉带钩在制作工艺上十分考究,刀法简练,琢制精细。钩首多琢成动物的形象,简洁明快。钩面多光素无纹,有的刻纹饰。虽然整体上略逊于战国时期的带钩,但是在造型和式样上都有所创新。魏晋时期,带钩使用开始衰落,出土数量较西汉时期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