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34.8厘米,宽17.2厘米,厚5.8厘米
1918年安徽省凤台县出土
这块砖是墓室砖,上刻“咸宁四年七月吕氏造,是为晋即祚十四年春,泰(即“太”)岁在丙戌”。砖文中的“吕氏”曾任陈郡太守,为夫人建墓制砖,刻文志记。字体为草隶。
草隶即章草,是笔画带有隶书波磔的规范草书。草书起源很早,书写时简单草率的写法在篆书中就有。到西晋时期,由于隶书的衰落,楷书的兴起,章草书写更加流畅,已有摆脱隶书向今草转化的倾向。从咸宁四年吕氏砖字的笔法和体势看,已经含有今草的气势。
延伸阅读:
国家博物馆
微信服务号
国家博物馆英文版
微信服务号
国博君
微信订阅号
国家博物馆
APP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中国国家博物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888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012号 | EMAIL:service@chnmuseum.cn
内容运维:新闻传播处 |技术保障:信息技术部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