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撇口,弧壁,深腹,圈足。内壁施白釉,外壁施胭脂红釉,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胭脂红釉是清代名贵的颜色釉,创烧于清康熙晚期,以雍正、乾隆制品最精。其制作工艺在烧成的瓷器上,施以含金万分之一、二的釉,入炉低温烘烤而成,烧成后釉呈胭脂红色,色泽鲜嫩柔和,故称为“胭脂红釉”,又称为“金红”。陈浏《陶雅》评道:“胭脂红也者,华贵中之佚丽者也。……匀净明艳,殆亡伦比。紫晶逊其鲜妍,玫瑰无其娇丽。”雍正胭脂红釉器均为官窑制品,多为小件,有杯、碗、盘、碟、水盂等。器底多书有青花雍正款。有碗、杯施以五彩、粉彩或珐琅彩,绘花卉瑞果等图案,十分罕见。
此杯精巧玲珑,胎体轻薄莹透,釉质匀净明艳,色彩娇嫩欲滴,为雍正胭脂红釉器中的珍品,传世品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