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飞架南北”——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记忆
/ 何志文
△1957 年,周恩来“武汉长江大桥一九五七年建成”题字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与通车,被称为是“新中国建桥史上第一座里程碑”,它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工业建设等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项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增强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鉴于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它被当作历史文物而被国家加以重点保护。2008年,武汉长江大桥成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武汉长江大桥入选全国重点保护文物。2016年9月,武汉长江大桥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2018年1月27日,武汉长江大桥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梦想实现
在长江上架桥,使天堑变通途,是中国人民尤其是居住在长江两岸的人们百年来的梦想。实际上,在1913年、1929年、1935年和1946年,曾先后4次规划建造武汉长江大桥,但终因种种原因而搁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桥事宜终于提上日程。
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时年63岁的李文骥联合茅以升等一批桥梁专家,向中央递交了《筹建武汉纪念桥建议书》,建议建造武汉长江大桥,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纪念建筑。这一建议书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规划建设武汉长江大桥事宜很快被提上建设的日程。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会议通过了建造武汉长江大桥的议案。1949年年底,中央人民政府电邀李文骥、茅以升等桥梁专家赴京,共商建桥事宜。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的指示,铁道部成立了大桥专家组,委任茅以升为专家组组长兼总设计师,派遣大批工程技术人员赴武汉进行初步设计。他们根据多次实地勘测、钻探,结合前4次建桥规划留下的资料,经过缜密研究,在1950年、1951年和1953年共进行三次大讨论,初步形成了武汉长江大桥桥址方案。
1953年4月1日,经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铁道部正式成立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局,调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第三副司令员兼总工程师彭敏担任局长,武汉市委第一书记王任重兼任政治委员。同年7月,彭敏率中国铁道部代表团带着大桥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专程赴莫斯科请苏联专家帮助进行技术鉴定。苏方派出了25位桥梁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讨论鉴定会持续了两个多月,对中方的方案进行了反复研究、完善。之后,在中方的邀请下,苏联派遣了以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西林为组长的28位桥梁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前来武汉提供技术指导,支持长江大桥的建设。
1954年1月,周恩来同志主持召开政务院第203次会议,听取滕代远关于筹建武汉长江大桥的报告,讨论通过了《关于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决议》。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号召全国人民支援大桥建设。当时,有报道指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全国人民都将以无比的热情来祝贺和支援这个伟大的建设工程。”
1955年2月3日,以茅以升为主任的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成立。这个顾问委员会,是铁道部根据此前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决议》,聘请国内桥梁、建筑、铁路、公路、钢铁结构、钢筋混凝土、地质、土壤、市政建设等各方面的有关专家和教授组成。它的任务是研究和讨论有关大桥设计和施工中复杂的技术问题,对大桥的美术设计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7月,国务院批准武汉长江大桥技术设计方案、大桥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总预算。9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战和科技攻关,武汉长江大桥于1957年9月25日建成,并在10月15日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
△1957 年 10 月 15日,何香凝祝贺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的题诗
树立新中国建桥史上第一座里程碑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树起了“新中国建桥史上第一座里程碑”。
首先,它的建成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李富春在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很重大的意义,今后南北物资的交流将更加畅通,华中工业基地的建设将更易于得到各地的支援,同时人民来往大江南北也将更加方便。”
时任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在讲话中指出:“武汉长江大桥的通车,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大桥将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衔接了起来,将武汉三镇联成了一体。通过大桥,使我国南北地区的铁路网和公路网联成为一个整体,建立了我国南北地区可靠的和经常的联系。这对便利我国南北地区的物资交流,发展武汉市的经济和文化,都有重大意义,并对我国正在建设的华中钢铁基地,提供了运输上的可靠保证。同时,大桥通车以后,对改善我们的铁路运输工作,缩短旅客旅行时间,和货物的运送时间,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充分显示了中央政府巨大的调配资源和动员人力的能力。曹葆铭在《新中国的伟大工程——长江大桥》的报道中指出:“为了保证长江大桥建设的进度,全国各地都在技术上加以支援。沈阳、上海、北京、武汉等十几个城市三十多个工厂正加紧赶制大桥各种施工机具;鞍山、山海关、重庆和大冶等地许多工厂加紧制造钢轨、钢梁、水泥和各种钢料。”“全国各地还派来了大批技术人才。今年,铁道部又从宝成线、兰新线、集二线和许多铁路管理局调来了上百的技工;武汉市人民委员会将两个机器厂和一个电焊厂的技工全部调出支援大桥建设,铁道兵也调来了一个技术连,调来的这些人中有潜水员、装吊工、铆工、焊工等。武汉市轮渡公司输送到大桥工地的五十多名职工中,有船长、驾驶、司炉、水手。”据统计,建桥工人最多的时候有约13000人,技术人员有300多人,同时还有28位苏联专家做技术指导。
总而言之,没有中央政府巨大的调配各项资源的能力,很难在两年时间里完成大桥的建设任务。
其次,武汉长江大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桥梁道路的建设积累了经验,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滕代远在大桥通车仪式的讲话中指出:“在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过程中,苏联政府派来的专家们表现了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他们不仅帮助了我们修建大桥和进行试验工作,而且为我们培养了一批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使我们在完成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同时,成长起来了一支新型的建桥队伍。”葛德发表在1957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的文章《关于长江大桥的杂感》中引用的一组数字,非常能说明这一问题:“在大桥建设过程中,有二千四百一十二名普通工被培养成技术工人,有九十名技术员和实习生被培养成工程师,有一百五十三名实习生被培养成技术员,有九名工人被培养成技师,另外还有四千四百六十一名工人和八百零一名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有了提高。这支数千人的工程队伍,已经能独立地用世界上最新的技术来建设大桥。”《人民日报》在《播种者——建设武汉长江大桥的人们现在在做什么》一文中指出,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者们立刻投入到了其他地方的建设中,他们“并没有等到大桥全部完工就开始分散到祖国各地去了。他们曾到过东北,在松花江上架过桥梁;他们在漳河——荒芜的古铜雀台的上游,修起了一座京汉线的新桥;他们把和武汉长江大桥同样的管柱,下到咆哮的滹沱河中,下到四川的岷江的卵石层里;……他们到过包头,他们也去过麻城,虽然不是修桥,而是用武汉大桥基础的施工方法,修建给水站和水库的基础。他们现在已形成了五个独立的战斗单位,正在五个大河上修建新桥”。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说明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举国一致,集中力量,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克服困难,互相支援,把千百年来人们的愿望变成现实,增强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念。
△1957 年 10 月 15日,吴玉章祝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的题诗
共和国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历史见证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之一中国革命博物馆就开始收藏与武汉长江大桥有关的文物资料。据统计,中国国家博物馆关于武汉长江大桥的藏品大致可分为几类,如与大桥建设有关的资料及模型、大桥建成后国家领导人的题词题字、政府机关和海内外友人的贺信贺电、出版发行的纪念册和邮品、毛主席像章和艺术家们以武汉长江大桥为题材的艺术作品等。
根据文物档案来看,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与大桥建设本身有关的文物资料并不多,只有两件。一件是1936年8月至1948年间武汉建桥计划及大桥计划历史资料,1959年由铁道部拨交给中国国家博物馆保存;另一件是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顾问李国豪为研究大桥振动情况用废卡尺制作的武汉长江大桥桁梁桥模型,1998年4月由李国豪捐赠博物馆收藏。
△李国豪为研究大桥振动情况用废卡尺制作的武汉长江大桥桁梁桥模型
1957年9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后,国家领导人纷纷题诗题字祝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有1957年10月15日何香凝祝贺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的题诗,以及1957年10月15日吴玉章祝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的题诗。这两件藏品于1959年由铁道部拨交。此外,中国国家博物馆还藏有1957年周恩来同志“武汉长江大桥一九五七年建成”题字二件,1977年3月24日由铁道部档案室拨交。
中国国家博物馆还收藏了当时中外团体的贺电、贺信等,其中有1957年10月地质部副部长何长工祝贺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给铁道部滕代远部长的贺电、1957年10月9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为长江大桥建成完工给长江大桥工程局职工的贺信、1957年9月20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华侨联谊会为祝贺长江大桥建成给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局的贺信等,上述藏品都是1959年由铁道部拨交的。
△1957 年 9 月 20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华侨联谊会的贺信
为了纪念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相关部门还发行了通车典礼纪念册和纪念邮票。国家博物馆藏有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典礼纪念册,是1976年3月24日由李一氓捐赠的。1957年,邮电部发行了“武汉长江大桥”纪念邮票,这一邮品当年由邮电部邮票发行局拨交博物馆收藏。
△中国邮政总局发行的武汉长江大桥纪念邮票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是当时艺术家们进行创作的重要题材。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关于武汉长江大桥的艺术品,有任梦璋1957年绘制的油画作品《长江大桥》以及“武汉长江大桥施工全景”织锦等。
△“武汉长江大桥施工全景”织锦(局部)
此外,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毛主席像章中,有一些也有武汉长江大桥的图案。从上述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武汉长江大桥相关文物资料来看,它们的数量虽不是很多,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成就的见证物,它们已成为国家的永久记忆,向世人展示和诉说着中国现代化建设之路。
△带有武汉长江大桥图案的毛主席像章
1958年9月10日,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撰写上报《建馆初步意见》,提出中国革命博物馆应该展出“旧民主主义革命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社会主义建国十周年成就”三部分内容。1959年5月7日,时任文化部党组书记钱俊瑞主持召开中国革命博物馆社会主义陈列部门会议,各大部委征集“社会主义与革命和建设时期”陈列,大量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建设成就的文物资料入藏博物馆。虽然当时社会主义陈列未能开展,但是为博物馆积累了大量的藏品,为今后的展览和研究奠定了基础。从入馆时间上来看,上述与武汉长江大桥有关的藏品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在这一时期被征集入馆的。
△任梦璋油画作品《长江大桥》
作为建设武汉长江大桥的物证,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武汉长江大桥的上述藏品具有如下作用与意义:
首先,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上述藏品是武汉长江大桥这一建设成就的重要物证,它们实际上也可以和当时的文字记载相互印证,是补充文字史料的实物证据。以何香凝的题诗为例,在1957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登载了一条题为《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的标志 欢庆长江大桥落成通车 中苏两国人民伟大友谊的结晶 何香凝老人咏大桥》的短讯:“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何香凝,在参加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典礼的当天,写了一首诗,歌颂这座伟大的桥梁。”
《人民日报》的报道中还刊发了何香凝这首题诗的全文。虽然这首名为《咏大桥》的七言古诗只有短短28个字,但它里面包含着非常丰富的信息。“大桥今日落成中”点名了此首诗是为大桥(即武汉长江大桥)的落成仪式而写的;“感谢工人建国功”高度赞扬了参加大桥建设的工人们,说明大桥的建成是“国功”;“更谢苏联同协力”说明了苏联对大桥建设所提供的帮助;“民间从此乐无穷”说明大桥的建成之日全民同庆的景象。
根据《何香凝年谱》中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在廖承志的陪同下,何香凝当天的确参加了长江大桥的通车仪式,并撰写了这首诗。武汉长江大桥纪念邮票也是如此。据当时的报道指出:“建造武汉长江大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武汉人民百年来愿望的实现。为了印制发行大桥建成的纪念邮票,邮电部于4月间派员去长江大桥工地体验生活,目前正在进行设计工作。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之日,武汉市邮局还将考虑刻用纪念邮戳。”因此,也可以把这些实物当作历史研究的史料来看待。
其次,这些藏品是用博物馆语言讲述中国现代化进程故事中不可替代的素材。博物馆是拿实物来表达观点和传递信息的。一件包含丰富信息的藏品,有时候在展览陈列中胜过数百字的文字说明。现代化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这些藏品正是中国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的具体的物证。
再次,这些藏品同时反映了在中共领导人尤其是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毛主席像章中,一些就带有武汉长江大桥的图案。这些像章说明,在一段时间里,中国人民把武汉长江大桥这一新建设成就和毛泽东同志紧密地联系起来了。吉尔伯特·罗兹曼在谈到中国为了实现现代化(当时是农业和工业的现代化)而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着一位具备超凡魅力的领导人毛主席。”说明毛泽东同志作为开国领袖在中国现代化道路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实际上,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跟毛泽东同志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他曾两次视察大桥的建设,并写下了著名的《水调歌头·游泳》。而“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是成为形容武汉长江大桥脍炙人口的词句,被人们广为传颂。
结语
1957年10月14日,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局局长彭敏在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典礼筹委会的报告会上说:“中国桥梁工程科学和技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以豪迈的步伐向着世界先进水平前进,长江大桥就是前进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有人指出,中国自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屡屡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反动势力所阻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才真正开启了实现现代化的历程。在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下,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迅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使诸多不可能成为了可能。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正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历程中的一件标志性事件。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这些反映武汉长江大桥建设成就的藏品,是见证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证物。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历了70多年的艰苦卓绝的探索和斗争,取得了很多像武汉长江大桥这样的成就。在新时代,我们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起点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的程度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跃升,现代化的范围从部分领域、部分地区向全方位覆盖,现代化的性质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人的素质层面深度延伸。我们应继续研究发掘中国国家博物馆所收藏的如武汉长江大桥这类藏品中蕴含的反映中国现代化历程的信息,使文物活起来,发挥其证史、教育作用;继续收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相关的文物资料,进一步充实和丰富历史史料,继续讲好文物背后的中国故事。(本文刊载于《传记文学》2022年第5期“文物征集背后的故事”栏目,作者:何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