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研究>研究成果>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觉公簋、晋侯尊与唐都地望
黄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年第11期

【内容提要】

觉公簋的公布,确立了唐、晋异地的事实,天马—曲村遗址即燮父所迁之都,其名可通过晋侯尊铭文确定为“向”,寻找唐都地望则成为当前重要的考古工作。一般认为,因周晋灭唐,后迁唐于晋,唐都遗址应表现为殷墟文化、早期周文化共存且先后相继的考古现象。但这一思路所本的《史记·索隐》语源混乱,对历史沿革、国别、国都这一从大到小的范畴区别不清,以致对《世本》、《括地志》及《左传》杜预注误读。通过语源梳理及参照相关考古资料,本文提出叔虞鄂都与古唐旧都或是两邑,在考古探寻上更有可能表现为遗存级别与唐子相吻合的殷墟文化、与叔虞封地相吻合的早期周文化遗址分居两地。

【关键词】
        觉公簋 晋侯尊 唐都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