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研究>学术动态>详细信息
文博图书馆索引建设主题研讨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召开
2025-07-18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与会专家合影

 

2025年6月27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文博图书馆索引建设主题研讨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召开。此次研讨会聚焦索引语言、编撰技术和应用范围等方面的研究议题,以期凝聚行业智慧,推动文博图书馆从“资源仓储”向“知识枢纽”转型,助力学术研究效率提升、文献服务优化及知识治理能力升级。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主任翁淮南主持。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张伟明作开幕致辞,介绍了国家博物馆的相关索引工作及编纂情况,希望与会专家以专业视角,围绕图书馆索引建设的现状、挑战与未来方向,共同探索新时代索引方法论与技术路径,与国家博物馆展开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会议现场

 

中国索引学会原副理事长、教授王彦祥到会指导,作题为“博物索引表的编纂”的发言。他认为,根据索引国家标准修订版,考虑文博图书馆索引建设实际,可提出一种新的“博物索引表”编纂思路,依据博物馆藏品特点,发挥索引和数据库检索优势,编制一个不断增加内容的“索引表”,提高信息检索科学性。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综合管理处处长、高级工程师沈贵华在题为“数字化时代博物馆图书资源索引的智能化转型路径研究”的发言中指出,数字化时代,传统索引面临着重大挑战和机遇。大语言模型以语义理解基础、知识推理升级、价值判断提升等为演进路径,在古籍古文断句、文物术语消歧等方面拥有诸多优势,为博物馆图书资源索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员程鑫作“索引——助力图书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服务”的主题发言,她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资源与红色文献概况,阐述了资源的独特价值,并以红色文献为例介绍了人名规范档索引的编制方法,指出索引是一种学术规范与工具,助力图书馆高水平服务和读者信息素养教育的实现。

上海博物馆图书馆副主任、研究馆员陈才作题为“上海博物馆图书馆索引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的发言。他介绍了上海博物馆文献编目索引的实践及对文献编目索引的思考,以及上博在古籍资源、数字资源和特色文献资源索引方面的相关探索。他认为,文博图书馆索引建设困境的根源在于索引服务未完善、基础建设不足、用户信息素养有待提升等。

敦煌研究院敦煌学信息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夏生平在“敦煌文献数字化——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回归”的发言中指出,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流散海外的敦煌遗书等文物的数字化回归,可为敦煌文化艺术资源的数字化保护、研究、科学利用、国际合作提供无限可能,并探讨了敦煌藏经洞写本等文物开展“数字化回归”的方法路径。

上海图书馆采编中心主任、研究馆员吴敏作题为“公共图书馆特藏文献著录与揭示——上海图书馆实践案例分享”的发言。她介绍了上海图书馆藏古籍善本、家谱、碑帖、红色文献等特藏文献以及对上述各类文献的编目、流程、服务与共享等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推进特藏文献的数字化和编目工作是文献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要环节。

秦岭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余雪梅在“文博图书馆索引工作初探——以秦岭博物馆索引工作为例”的发言中分享了秦岭博物馆馆藏资源索引工作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完善策略,介绍了正在建设的秦岭博物馆图书索引致力于打造“生物宝库”+“文化殿堂”+“思想引擎”资料体系,对于促进学术研究、文化传承及公众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综合业务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常洁作题为“文博图书馆索引工作优化与实践思考——以恭王府博物馆图书馆为例”的发言。她介绍了恭王府博物馆图书馆面临的三重转型挑战,思考提出了“近期-中期-远期”分阶段实施对策,以期逐步构建具有文博特色的知识服务体系。

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主任、编审翁淮南作“探析强国视阈下博物馆文献索引建设现状问题路径——以国博为例”的主题发言。在“博物馆强国”“文化强国”视阈下,他探析了博物馆文献索引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并致力于探索有效对策,促进文博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随后各位专家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互动讨论。与会代表畅所欲言,氛围热烈,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高效务实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