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研究>学术动态>详细信息
“创造与演进——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学术论坛内容分享
2022-08-04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2年7月29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华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创造与演进——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学术论坛在国家博物馆召开。此次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15位,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紧紧围绕“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学术研讨。

论坛主题下设“中华文明探源”“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史专题研究”三项议题。为及时与大家分享与会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主办方整理了本次会议发言题目与内容的简要介绍,欢迎大家关注。

 

第一议题:中华文明探源

主持人:赵永(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工作部主任、研究馆员)

 

三代考古杂谈——地理、族姓及其他

李零(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

李零教授首先回顾了三代考古与中国古史,对三代考古的若干问题进行了阐释,关于中国大一统的形成,提出“唐、虞、夏归于夏”——形成“中心”,“夏、商、周归于周”——形成“域”(领土),“周、秦、汉归于汉”——制度定型。将中国大一统的形成进行了三个阶段的总结,并强调了“大一统”定型的重要性。

 

考古初心与时代使命

孙庆伟(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

孙庆伟教授围绕考古初心与时代使命这一主题表示,要强化政治担当,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要坚持问题导向,实现从材料本位到问题本位的转换,构建中国考古学自己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立话语体系时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中华文明的独特品格及其历史源流

张国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文科资深教授)

张国刚教授分析了东西方文明的互补性特征: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分工与欧洲不同,是农业文明第一次从其他野蛮人中独立出来;从文明诞生、分工到各大文明发展到轴心时代,东西方出现了各自不同的哲学、宗教与思想体系;地理环境造成了政治差异;中西古典文明形成与定型过程中,发生的变异走向不同。张国刚进而提出,中华文明有自己的独特品格及其历史源流。

 

以“大历史观”引领中国文明历史研究走向深入

翁贺凯(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翁贺凯教授通过剖析“大历史观”的五个内涵,进而表明“大历史观”引领中国文明历史研究走向深入,是深化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的重要理论指引。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应坚持推动人类文明互鉴的“高站位”,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乙卯尊”新考

黄国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黄国辉教授对1965年出土文物“乙卯尊”的铭文进行了新的考释,并从周人分而治之的怀柔政策、举族的臣服与参政、文化的独立与交融三个角度分析了举族与商周文明的传承与交融。黄国辉认为,作为殷遗民的举族,可能与商王室之间存在血缘关系,在商亡之后依然在商周文明的传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议题: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

主持人:翁贺凯(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作为最低道德要求的儒家治国与孝观念

安乐哲(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安乐哲教授分析了作为最低道德要求的儒家治国与孝观念,认为儒家对和谐的理解是一种优化的共享体系。在儒家的和谐中,人类“设计方向”和“努力”的能力,使其在塑造“一个不断发展的优秀秩序”时具有突出的作用和责任。这种和谐促使人们相互依存,进而合作,其文化价值有助于人类有效应对当前的困境。

 

全球化的视野下的中华文明研究

左玉河(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左玉河研究员提出,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华文明研究必须坚持多学科、多角度研究,要集中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内外机制,对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和转型中的重大问题予以深入研究,并加强文化自觉和学术自主意识,自觉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华文明史研究理论体系。

 

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研究: 中华文明和拉丁语资料

麦克雷(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麦克雷教授展示了多本关于中华文明的拉丁语文献,通过研究与中华文明有关的拉丁语资料,阐述了拉丁语在西方了解中华文明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拉丁语,西方首次尝试使用拉丁字母再现了汉字的发音,儒家文本第一次被翻译到西方语言,西方人第一次尝试使用外语(拉丁语)编辑语法和词典给外国人学习中文。

 

全球角度下如何让西方人理解中华文化

贝淡宁(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院长)

贝淡宁教授围绕“如何让西方人理解中华文化”这一问题表示,要注意中文的翻译,一些汉字所包含的多元成分仅通过直译是无法体现的,更准确的描述才能减少误解;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在西方和中国都是存在的;强调中国的独特性,阐释清一个国家的历史、国情和规模,以此破除西方对中国的偏见。

 

增强文明探源的科学性

陈淳(复旦大学教授)

陈淳教授强调,要增强文明探源的科学性,国家起源是历史重建的阐释性综述,与田野发掘和材料整理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考古学研究,要完善科学方法。将文化进化的规律性研究与历史学陈述区分开来,中华文明探源的考古学研究应当从类型学的静态观察转向文化系统的动态分析,探索社会复杂化的进程和演变的原因。

 

第三议题:中华文明史专题研究

主持人:黄国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江南文化的古今流变

袁济喜(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袁济喜教授对江南文化的古今流变展开了探讨,表示“江南文化”的古今流变经历了若干重要时期,每个时期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精神与形态,是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江南特有的人文地理与文化传统、自由开放的发展模式和融贯古今的精神特质不仅在历史上铸造了古代江南的辉煌,也将在深层次上影响着未来的发展。

 

博物馆与文明互鉴:儒家“天下观”的再发现

干春松(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干春松教授以康有为的欧洲游记为例,对古物保存、文明互鉴、博物馆与文明共享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并表示,建立融合国家和天下利益的新型国家间共同体的实现目标,要求儒家“天下观”的复兴,不应该只是理论回溯,更应该是一种实践探索。相关思考应被视为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寻求共同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基础的努力的一部分。

 

从国家建构看刘渊父子的汉赵国

侯旭东(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侯旭东教授以刘渊父子的汉赵国为例,对中国古代的国家建构道路进行了重新思考,并分析了仪式在王朝建构中的作用以及刘渊建汉在中国历史中的意义。跳出二十世纪初产生的民族史、事件史或制度史来重新思考,对于反思礼制研究的局限、现今流行的狭窄的政治概念,以及中国古代王朝存续的机制,均带来启示。

 

“大一统”:理解中华文明发展脉络的一条重要线索

李勇刚(中华文化学院副教授、中华文化教研部中国传统文化教研室主任)

李勇刚副教授提出,“大一统”是理解中华文明发展脉络的一条重要线索,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根本性的正面价值。中国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超大规模共同体,中国人形成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天下观念,成为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心理基础。

 

考古学视野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魏坚(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边疆考古研究院院长

 

魏坚教授从考古学的视野出发,从中华文明史、国家的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三个角度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表示应发挥考古学以实物资料为手段的长处,从理论与实践中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把握史学研究的新方向,进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创造与演进——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学术论坛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系列学术论坛之一,促进了博物馆界与学术机构进一步在更广泛领域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对中华文明的多重阐释,力求将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观点的交流与碰撞,既有助于提高国家博物馆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也为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的改进提升带来了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