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听从记者埃德蒙·巴兹尔的建议,并希望藉此提高知名度,罗丹决定为维克多·雨果(1802-1885)塑像。这位法国文学巨匠在两年后,即1885年去世,而罗丹在1889年得到了为雨果塑像的订单,该塑像将安放于专门为伟人设立的先贤祠当中。罗丹决定展示这位文豪为逃避第二帝国日渐巩固的统治,而流亡英属泽西岛和格恩济岛时的状态。
在两位缪斯女神《戏剧缪斯》和《内心的声音》的簇拥下,《雨果像》参加了1897年沙龙展,并大获成功。这件作品将诗人的面部放大,而且表情更生动。罗丹对作品伸直的左臂进行了特别处理,希望以最突出的方式表现一代大文豪流亡时期跌宕起伏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