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是用单色或简单颜色的工具描绘对象的轮廓、体积、结构、空间、光线、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的绘画方法,是绘画学习、创作的基础,亦可以作为独立的艺术表达方式。20世纪初,作为造型艺术基础的素描随西方美术教育体系传入中国,对中国的美术教育及艺术审美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艺术家的理解与再造将中国文化意蕴融入素描艺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举办“中国素描——现当代著名美术家作品邀请展”,就是要贯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更好繁荣发展我国文艺的重要指示精神,系统回溯中国素描艺术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深刻揭示学习借鉴各国优秀文艺和坚持与弘扬中国精神的紧密联系,为探索艺术创作、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借鉴与启迪。

中国素描的创作始终与时代发展、民族命运同行。早在20世纪初期,徐悲鸿、潘玉良、吴作人等胸怀复兴中国美术理想的艺术家就远赴欧洲,系统学习西方绘画观念与技法,奠定了中国现代美术“中西合璧”的坚实基础。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一批革命现实主义画家采用以素描为基础的写实主义创作手法记录时代风云,开辟了中国艺术发展的新境界。新中国成立后,艺术家们积极践行“双百”方针,坚持“二为”方向,借鉴苏联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理想的优秀写实主义美术作品,素描艺术与中国传统美术的结合更加紧密,中国素描作品中的民族特色日益凸显。改革开放以来,素描领域的探索走向多元,观念、媒介、形式等方面皆有创新。本次展览荟萃了120余位现当代艺术家创作的280余件素描精品,分中西一冶、关怀现实、兼收并蓄、民族意韵、多元共存五个单元,系统呈现中国素描艺术的发展历程及时代特点,突出展示中国艺术家继承中国传统、扎根中国现实、融合西方艺术形式的探索与创新。

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和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历来高度重视通过举办艺术展览倡导植根现实生活、记录时代发展、描绘时代风貌的艺术创作方向。衷心希望本次展览能够引导观众更加了解中国素描艺术的发展历程,深入理解中国艺术家熔铸于作品的家国情怀,深刻感受中华民族在融汇中西、博采众长中迸发的艺术创造力,切实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

点击展开点击收起
“中国素描——现当代著名美术家作品邀请展”先导视频
20世纪初期,以徐悲鸿、潘玉良等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胸怀报国之志,负笈东洋,西游欧美,开启了中西结合的艺术之路。由他们引入的素描方法,推动建构了艺术发展的新视野,对中国绘画的教育及审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时期开办的新式教育培育了大量艺术英才,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一种以写生为主的绘画方式,素描使艺术保持其鲜活性,体现出绘画语言的单纯之美。当西方素描遇上中国笔法,一场关于艺术的创新探索正悄然开始,并将影响深远。
20世纪三十年代,面对积贫积弱的国家境遇,以王式廓、石鲁为代表的革命现实主义画家,心系国家民族命运,采用素描为基础的写实主义创作手法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增强了素描的选材范围和表现张力。这些作品既是记录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历程的载体,又是创作者激励鼓舞人民团结起来继续前进的方式。在田野,在乡村,在战场,艺术家带着简单的作画工具,从画室走向人民,苍劲利落的线条在克制中充满力量,致广大而尽精微,用线条与光影勾勒出时代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在“双百”方针与“二为”方向的指导下,艺术家们以社会主义的强国理想为目标,践行着艺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在新与旧、中与西的对比中继承传统,吸收前苏联美术观念与造型方式,强调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手法运用,建立起新中国美术的基础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民族美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现代学术体系。中国美术被赋予新思想、新内容和新形式。这一时期的素描重视解剖,强调结构,追求准确性,博采众家之长,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立传祖国壮丽河山、塑造人民新风貌、表达时代新气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美术教育家将造型教学与中国传统美术进一步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素描教育理念。作为造型基本功的素描,在壁画、版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创作过程中影响深远。艺术家们继续高举人民至上的旗帜,强调革命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加大对中国民族风格的意象探寻,颂扬社会主义劳动之美,不断探索着理想主义的审美图式,表达着社会发展的崇高理想,积淀着别样的文化情感与历史共鸣。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序幕。思想的解放带来艺术观念的变革,中国艺术家从观念、媒介、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多样化的艺术探索与创新,在中西对话与交流互鉴中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在开展多元教学、完善中国特色美术教育教学方法的同时,强调以笔墨叙事反映社会历史变革,彰显时代改革精神,讲好中国故事,用艺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谱写了中国艺术发展的多彩篇章。
查看更多
lorem ipsum dolor sit thumb
lorem ipsum dolor sit thumb
lorem ipsum dolor sit thumb
lorem ipsum dolor sit thumb
lorem ipsum dolor sit thumb
lorem ipsum dolor sit thumb
lorem ipsum dolor sit thumb
lorem ipsum dolor sit thumb
lorem ipsum dolor sit thumb
lorem ipsum dolor sit thu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