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是铜与其他金属的合金,因器物表面氧化而生成的铜锈多呈青绿色而得名,又称吉金。青铜器是我国商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物质遗存,其表面铸刻的文字被称为吉金文或金文,代表了中国文字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见证中国古代历史事件的重要物证。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宝鸡是著名的“青铜器之乡”,出土了大量有代表性的重要青铜器。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陕西省文物局、宝鸡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展,就是要系统展示青铜器与金文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彰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独特魅力。衷心希望广大观众通过本次展览,切身感受中国古代青铜器铸造工艺的精美绝伦,深入了解青铜器与金文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刻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
青铜器又称吉金,是中国青铜时代最核心的物质文化遗存。青铜器表面铸刻的铭文又称吉金文字或金文,是中国青铜器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吉金文字从商代早中期就已经开始萌生,其后日益繁复、丰富,至秦汉时期仍然广为流行。在这一千五百年左右的时间内,金文因时而异,因世而异,因地而异,渐次谱写出早期中华文明的异彩华章。大体而言,殷商金文神秘瑰丽,西周金文典雅庄重,东周金文清新繁细,秦汉金文素雅古朴。风采各异的金文面貌和艺术风格,浓缩了各个时代、地区、族群的礼仪生活与文化精神。它们既生动反映了中国文字造型和艺术的早期发展历程,也深刻承载着中国上古社会形态的演变轨迹。
户卣
西周早期2012年渭滨区石鼓镇石鼓山墓地M3出土宝鸡市渭滨区博物馆藏
古文字中户字的本义是指单扇门,引申为房屋的出入口。《说文解字》曰:“半门曰户。”本铭中的户字,不正是单扇门的形象吗?
商卣
西周早期1976年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1号西周铜器窖藏出土宝鸡周原博物院藏
商尊、商卣两器铭文内容相同,属配套使用的一组酒器。两件器物皆造型庄重,装饰瑰丽,铸制精良。两器铭文的肥笔现象已有所改观,多数文字用笔匀称,不过运笔的急徐行止间充分展现出毛笔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特点,仍具有浓郁的商代书风。铭文结体宽博外放,字形张扬恣意,笔意奔放豪迈,也都是商末周初铭文的典型特征。整篇铭文纵向成列,横不成行。文字之间收放自如,并未追求逐字逐句的规范和方正,但整体布局较为整齐。全篇来看,肃穆庄重之外,又显得生机盎然,妙趣横生。
折觥(gōng)
西周早期(康王)1976年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1号窖藏出土宝鸡周原博物院藏
折觥是铭文篇幅最长的青铜觥类器物,且笔迹清晰,字体优美,器型奇谲,装饰瑰丽,属于不可多得的青铜珍品。细而察之,铭文笔画遒美劲拔,稍露锋芒,进徐中肥隆有度,字体拘谨而内敛,秩序分明。铭文追求整齐划一的艺术效果,但并未落入僵化、古板的窠臼。
墙盘
西周中期(共王)1976年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一号铜器窖藏出土宝鸡周原博物院藏
这是西周共王时期微氏家族的史墙为祭祀祖先所作的礼器,他是微氏家族的宗子,任王朝史官。铭文的前半段称扬数代西周天子的功烈,历数文、武、成、康、昭、穆、共七代周王的文治武功,其后褒颂微氏家族的历史传承,详述高祖、烈祖、乙祖、亚祖祖辛、文考乙公及史墙本人等六世族人辅佐天子、奉事周邦的荣耀与贡献。由于该器属于考古发现的西周礼器,铭文直录当时的史官文辞,陈述共王时代对于此前诸王的认识和评价,如实反映了西周王朝的正统理念。铭文既反映了西周前期诸王文治武功的大格局,又反映了微氏家族世代变迁乃至个人荣宠的小传统,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此外,全篇铭文以四言为主,措辞严谨,韵律生动,文辞优美,意兴盎然,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全篇铭文整齐疏朗,字形端庄,笔势流畅,锋芒内敛,严谨大方,完全摆脱了早期的肥笔、波磔风格,颇有小篆笔意,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加以该器造型庄重,纹饰瑰丽,铸制精良,通体无锈,乌亮如新,极具造型、审美、艺术价值。总之,史墙盘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艺术价值,既堪称商周青铜礼器中的珍品、绝品,也是所有古代物质文化遗存中最璀璨夺目的明珠之一。
(xīng)簋
西周中期(孝王)1976年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一号铜器窖藏出土宝鸡周原博物院藏
此器盖、器同铭,但行文略有不同。铭文布局规范,排列整齐,文字秀美。用笔遒劲挺拔,粗细均匀,笔画略细,字形稍显颀长、俊秀。器、盖铭文内容相同,但书法风格方面存在一定区别,笔法、章法略有不同,神态风貌也各有千秋。从本铭来看,西周中期金文在形式上走向规范之后,其文字间的神气、韵味已与之前大不相同。
此鼎(甲)
西周晚期1975年岐山县京当公社董家村1号窖藏出土岐山县博物馆藏
董家村一号窖藏共发现此鼎三件、此簋八件,各器均铸有内容大体相同的铭文。虽然这八件铜器的铭文内容基本一致,但其风格、行款却不尽相同。铭文行款分为两种:一种每行10字共11行,另一种每行11字共10行。字体风格也分为两种:一种铭文字体方正、内敛,笔画稍粗,布局疏朗,纵横皆有行列;另一种则字体稍瘦长,多用圆笔,笔画较细,纵向成列,横向则错落参差,且此种铭文字形、结构多有不合常规的特异之处。这些风格迥异的金文,很可能出于不同的写手。前一个写手经验丰富、技法纯熟,后一个则很可能属于新手。
商周秦汉时期,祭祀、宴享等礼仪活动是贵族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青铜礼器则是参与、见证此类活动最核心的物质文化遗存,承载着政治、等级、礼仪、文化、信仰、审美等多方面的精神内涵。制作青铜礼器时,作器者往往将自己的宗族背景、社会活动、功名利禄、家族荣耀等内容铸刻于器表,铭以记之,传之后世。对我们而言,青铜器如一位翩翩信使,穿越时空隧道,将解锁历史谜案的秘匙传送至今。研读这些佶屈聱牙而包罗万象的古代金文,则犹如洞开一扇时空之门,真实的上古情景瞬间再现,让我们有机会揭开一帧帧珍贵的历史画面,重拾一段段相隔悬远的悠久记忆,探寻上古社会种种神秘、动人的真实故事。
利簋
西周早期1976陕西临潼县零口镇西段村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铭文大意:在甲子日的清晨,岁星当空,武王征商,大败商军,一日之内就攻占了商朝城邑。七天之后的辛未日,王到达管地驻军所在,赏赐史官利铜材,利铸作礼器以祭祀、告慰檀公。
利簋的作器者为利,任周王朝史官,因参与征商之战而受到武王赏赐,故铸此礼器以祭祀其祖先檀公。铭文明确提到了武王征商,这是中国早期历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的具体时间是在甲子日,并提到当天清晨岁星(即木星)当空的天文现象。此外,铭文还指出,仅仅一日之内,武王就取得了征商关键战役的最终胜利。作为几乎堪称现场报道式的史官记录,以上信息的真实性显而易见,这对于我们了解武王征商这一重大事件,进而认识商末周初的关键历史分野和时间坐标,都具有无与伦比的珍贵价值。
何尊
西周早期1963年陕西宝鸡县贾村镇出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铭文大意:周成王迁居于成周,又自太室山开始举行对武王的祼祭。在四月丙戌日,成王在京室训诰宗小子说:“昔日你的父辈公氏能够仇匹文王。文王接受了大命。武王攻克大邑商之后,就在太室山告祭说‘我要居于天下之中,在这里治理民众’。呜呼!你这年轻人啊,没有智识,要效法公氏为实现天命建立功勋,遵循天命,敬事君王,要协助王奉行明德,希望上天能够护佑我们这些不够敏慧的人。”成王的训告结束后,赏赐三十朋贝给何。何因此制作这件礼器来祭祀祖先。这是成王五年。
因为铭文中出现了最早的“中国”,何尊备受瞩目。铭文中“中或(国)”的本义为诸国之中、天下之中,尽管与专有国名“中国”差异显著,但这种提法与国名“中国”的出现之间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关联。何尊铭文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其中不少内容可以与《召诰》《洛诰》等传世文献互补、互证。铭文涉及文王、武王的一些文治武功,更重要的则是真实陈述了与成王营建成周有关的一系列史迹,其中包括成王在成周祭祀,以及成王亲口陈述的营建成周的初衷等等。然而,何尊铭文的研究并没有终结,对不少字句的认识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不同的解读方式,对于理解武成如何纪年、成王是否迁都、成周如何营建、成王亲政的时间和地点等周初重大事件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逑(qiú)盘
西周晚期2003年1月陕西眉县马家镇杨家村西周铜器窖藏出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铭文大意:逑说:“我的皇高祖单公赫赫有名,威武英明,知人善任,是一个有智慧有德行的人。他辅佐文王、武王,讨伐殷商,接受上天大命,抚佑四方诸侯,建立了周王朝,操持国事,顺应天意。我的皇高祖公叔辅佐成王,为王所使,接受大命。北方戎狄不来朝拜,成王平定了边疆。我的皇高祖新室仲沉稳英明,抚近安远,四方诸侯都来朝见康王。但是,仍有边民背叛朝廷。我的皇高祖惠仲盠父善和于政,成于谋略,奉侍昭王、穆王,经营四方,讨伐楚荆。我的皇高祖零伯耳聪心明,尽职尽责,侍奉共王、懿王。我的皇亚祖懿仲直言规劝四方庶民,辅佐孝王、夷王治理国家,有功劳于周邦。我已故的父亲龚叔,端庄恭敬,严肃谨慎,和询于政,德行显著,辅佐厉王。我将继承祖父、父亲的职事,早晚履行自己的职责,故天子多有恩赐。希望周天子万寿无疆,保佑周邦,治理四方。”
王说:“显赫高贵的文王、武王,接受上天大命,抚佑四方诸侯。从前,你的先人辅佐先王,尽心操劳于周邦大命。现在我遵循你先祖的旧例,重申册命,并擢升你的职位、爵秩,命你辅助荣兑管理四方的虞林,专供王宫使用。赐给你赤色的围裙、黑色的佩玉绶带以及饰有铜饰的革质马笼头。”
逑感激天子的恩赏,称扬周王的功德,作此祭奠祖先的宝盘,用来追念前世有文德先人的美德。有德先人威灵在天,逑则恭敬在下,希望先祖给逑降赐多福、长寿、胸怀宽绰,并给我康和保佑,高官厚禄,希望能够善终、长寿。天子的贤臣逑子子孙孙永远享用。
在逑盘铭文的前半部分中,西周贵族单逑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历数包括其本人在内的八代单氏族人奉事西周天子的世族事迹,同时将文王至宣王共12位周王文治武功的主要事迹也都逐一罗列呈现其中,堪称一部极简的西周断代史。铭文的后半部分,周宣王宣布册封单逑,并加以赏赐。单逑感激天子恩德,铸作礼器加以纪念并告慰祖先。铭文涉及的时间范畴长达二百余年,单氏一族将家族荣辱与王朝兴衰系于一身,从某种意义上说完成了后世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使命与理想。
㝬(hú)簋
西周晚期(厉王)1978年5月扶风县法门镇齐村出土 扶风县博物馆藏
㝬簋造型雄奇,纹饰诡谲,体量巨大,堪称簋中之王。不过该器最重要的价值仍在于其表面所铸的铭文。据铭文可知,作器者是周厉王㝬,史书记载其名为胡,周代第十位君主。史书记载他贪图财力,将山林川泽尽收于己;他亲近小人,疏离王室旧臣;他暴虐专政,百姓不敢说话,只能“道路以目”。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厉王被赶下台,最终客死异乡。这一事件被看作是周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然而㝬簋铭文讲述了周厉王如何尊崇上帝与祖先,勤于政事,治理天下。㝬钟铭文则谈到厉王出兵征伐,大获全胜。这些铭文为我们重新认识周厉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西周初年,为稳定政局,笼络贵族,统治者采用了“授民授疆土”的分封政策,初期颇有成效。然而随着王室土地的缩减以及贵族土地的扩增,双方矛盾日益尖锐。据研究,厉王的“专利”更多是一种为挽救王朝的衰亡而加强王室财政的举措。改革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历史上真实的周厉王与史官笔下奢侈专横的暴君形象或许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秦公镈(bó)(丙)
春秋早期1978年1月陕西宝鸡县阳平公社杨家沟太公庙出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秦公镈铭文能够证经补史,具有非常显著的历史研究价值。铭文记载了东周时期秦国公室先祖、文公、静公、宪公、秦公共五代世系。据文献记载,周幽王被犬戎杀死之后,秦襄公护送平王东迁有功,平王乃赐其岐以西之地,襄公受封,开始与诸侯通使并互致聘享之礼。铭文中赏宅受国的先祖,应该就是秦襄公。世系中的最后一位即作器者秦公应为秦武公。另外,其他的祖先名号、顺序则可以印证《史记》所录的几种不同秦公世系版本的互相矛盾、不实之处。
四十三年逑鼎(辛)
西周晚期2003年1月眉县马家镇杨家村西周铜器窖藏出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四十三年逑鼎是记录西周册命典礼最完整的铭文之一。铭文详尽记载了典礼流程的各个环节。“授王命书”“受册,佩以出,返纳瑾圭”等细节,也是册命典礼的重要内容,但被多数册命金文所节略,本铭则详加记述,非常珍贵。
本铭不是逑第一次接受册命,周王此前曾命其辅助荣兑管理四方虞林,现在又增加职守,委任他管理历人。在宣读任命之前,周王首先赞扬逑的祖先辅佐先王的功绩和先王的恩宠。在前人有功有宠的背景下,委任新的官职,这是西周官僚世袭制度的重要特点。勉励之语极尽详备,赏赐物品非常丰富,也是本铭文的一大特点。
卫盉
西周中期1975年2月岐山县京当公社(镇)董家村1号青铜器窖藏出土岐山县博物馆藏
卫盉铭文是西周时期土地交易(转让)的典型实例,铭文涉及当时土地具体的交换价格、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土地交换的具体仪式及主持人、具体执行授田的过程等,使我们对西周中期的土地制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土地所有权的转移,最初要有王官主持参加,但后期王官不再参加土地转移的仪式,说明土地占有开始逐步转向土地私有。
从万象滋生的自然天文,到纷繁芜杂的社会人文,上古时期的先民们对于天人之际的许多问题都已作出自己的思索,得出了自己的答案,并且在天道与人道之间建立了特殊的纽带。青铜器作为祭祀、宴享的礼仪之器,某种意义上堪称沟通人与自然的神器,其表面铸刻的金文则充分体现了作器者对于成就功名、光耀祖先、万年永宝的踌躇满志与热诚期盼。金文的字里行间往往记录着贵族们的荣宠繁华和至诚祈望,时时透露着他们对于世界、人生、价值、生死的诸多认知,也处处闪现着古人探索自然与人文世界的智慧光芒。
伯吉父鼎
西周晚期1972年12月扶风县建和公社北桥村西周铜器窖藏出土扶风县博物馆藏
扶风北桥村西周铜器窖藏出土有同铭鼎、簋各一件,铭文大体相同,但一件作“初士”“伯士父”,另一件则作“初吉”“伯吉父”。从描述月相的金文通例来看,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后者。
从很早开始,古人就注意到了月亮的盈缺变化,并以此纪时。周人沿用商人历法,一年有十二个月,岁首即正月。除此而外,还将一月划分成“初吉”“既生霸”“既望”和“既死霸”四部分。周人认为月初这段时间是比较吉祥的,一些重要的庆典活动往往都放在这几天举行,所以金文中的“初吉”比其他月相记录要多出不少。
丰尊
西周中期1976年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1号铜器窖藏出土宝鸡周原博物院藏
按照月相四分法,既生霸是指一个月的第八、九日至第十四、五日。殷人以干支纪日,周人也延续了这一传统。西周时期通常采用王世纪年法,例如何尊铭文中的“惟王五祀”,即周王五年。完整的西周历日包括年、月、月相、干支四项。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时周人认为表达准确、记录清晰的时间,今天反而成了一笔糊涂账。因为我们早就不知道这个“王”究竟是谁,又在位多长时间。
单五父壶
西周晚期2003年1月陕西眉县马家镇杨家村西周铜器窖藏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单五父为作器者人名称谓。本铭文中的单五父与同窖藏出土铜器铭文中的单叔、叔五父皆为同一个人的不同称谓方式。单为族氏名,叔为家族排行,五父为字,其较完整的称谓方式应为单叔五父。
四十三年逑鼎(丙)
西周晚期2003年1月眉县马家镇杨家村西周铜器窖藏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本器祭祀、祈福的对象是作器者的皇考恭叔,即其死去的父亲。祈请的内容则包括官禄、长寿等,永命、眉寿绰绾、万年无疆等用语都与长寿有关,可见作器者对于健康、长寿的殷切期望。
此鼎铭文整体与其他几件四十三年逑鼎基本相同,然而行文却有变化。铭文开头、结尾部分出现了颠倒、互置。西周青铜器采用分范法铸制而成,铭文多制作在专门的铭文范上。由于本器字数较多,故整篇铭文分三块范。安装、浇铸时,第一、第三块范出现了错置,铸出来的铭文顺序也是错乱的,所以嘏辞才出现在铭文开头的位置。
庙孱(chán)鼎
西周晚期1975年2月岐山县京当公社(镇)董家村1号青铜器窖藏出土岐山县博物馆藏
庙孱鼎是岐山董家村一号窖藏时代最晚的器物之一,其器主人庙孱或许就是该窖藏的埋藏者。
此铭文内容简明扼要地点明了两个主体:一是作器者庙孱,二是其子子孙孙。此类较为简略的铭文,表现了周人普遍关怀的两个重点:个体与宗族。在周代宗法社会中,二者确实休戚相关,个体承载着宗族荣耀的传继,宗族则象征着个体生命与荣宠的延续。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