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馆庆活动宣传片馆庆珍藏办馆理念国博今昔百年捐赠祝福国博资料中心

首页 >活动

孙机先生在建馆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

2012-07-13 02:08:01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志:

在国博百年馆庆这个大喜的日子里,在这个隆重的大会上,我能有一次发言的机会,感到万分荣幸。

我是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考古的,出了校门就来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在这里,学用得以结合,所以如鱼得水。几十年来,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也写了几本书,取得了一点微小的成绩,完全是和博物馆的大环境,和博物馆丰富的收藏、良好的风气、同志间的鼓励帮助,特别是各位领导的指导关怀分不开的。在我到馆之前,曾看到日本学者写的《汉代文物》一书。这本书想把汉代的各类文物作一次总结性的研究。本来研究文物一般是从个别器物开始,然后扩展到一个门类,比如铜器、瓷器等。将一个时代的各类文物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书,当时国内还没有。但日本学者写的这本书的覆盖面不够宽,很多方面没有涉及,一些提法也值得商榷。所以觉得应该由我们自己来写一部这样的书。来馆后这个想法得到了馆领导胡德平书记、俞伟超馆长的支持,终于写成了一部《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这本书将当时已出土的全部汉代文物和存世的汉代文献都过了一遍筛子,将能对照起来的尽量都对在一起;让文物牵头,文献说话。书中提到的汉代文物近千件,并绘图说明。虽然不能说巨细无遗,但汉代物质文化的基本轮廓都在这里了。当时馆里的老先生史树青先生说:这是基础研究,为博物馆工作提供方便,博物馆的人就应该写这种书。出版后,引用率较高,《文物报》的书评说它是搞汉代史的人案头必备之书。如果不是博物馆使我有接触各种文物的条件,这本书是写不出来的。

研究物质文化,服饰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中国古代的历史人物留下肖像的很少,而现代要创作历史画、历史剧乃至城市雕塑中的古代人物时,都要解决古人的装束问题。我馆一向注重这方面的研究。我国第一部古代服装史就是沈从文先生在馆工作期间写出来的。我馆还在香港办过中国古代妇女服饰展。这是我馆有影响的研究项目。作为沈先生的追随者,我也在这方面做了一点工作,出版了《中国古舆服论丛》一书。还计划设计了一个古代服饰展厅,并得到了吕章申馆长的肯定。如果不是它是我馆传统的优势项,有积累,有领导的重视,这种工作是想都不敢想的。

博物馆的第一线是展陈,这是直接和群众见面的地方。自己虽然编制不在展览部门,但也尽量为展陈做点工作,除了曾设计过“中国印刷术发明展”和赴港的“中国古代茶具展”以外,主要是为展览写了一些介绍其中的文物的文章,登在展览图录上。为展览写文章,不用说都是命题作文。由于题目跟着展览走,所以门类较杂,从陶俑、绘画、玉器、兵器、饮食器、滇文物、辽文物、龙文物直到古罗马文物,跨度较大。而且往往都是急茬的,须克期完稿。但好处是可以仔细观赏一些向往已久之物。展厅内琳琅满目,如群贤毕至,贵客满堂,好多想法就是在这种场合中被激活的。可是博物馆人面前屹立着的是观众,对文物的解说只许清楚明白,不许含糊其辞,更不要说是误导了,所以每次动笔都成为一场拼搏。正是在这样的磨练中,自己一步步走到今天。大家常把自己工作的单位叫本单位。在我的心灵深处,母校、本单位,已经和故乡、甚至祖国这样的概念都融合在一起,成为生命中最眷恋的地方。

祝中国国家博物馆永远年青!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