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陶俑同出土于一座墓葬中,墓葬主人是西晋的一个县令。该墓一共出土29件陶俑,其中23件为仪仗俑。仪仗俑中除7件骑俑以外,还有文吏俑、武吏俑。7件骑俑中有1件吹奏乐器,6件手持方版。方版是向上级报告公务用的,上面简要写着要报告的公务内容。持方版的陶俑身份应是县官的掾属,也就是县政府职能部门的负责官吏。仪仗人员的多寡是当时官员身份高低的标志。
中国古代在很长的时间里并无马镫,骑乘者上马费力,骑乘时要双腿夹紧马腹,都很不便。在这座西晋墓出土的骑马俑中,有的马匹一侧有一个三角形马镫,虽然只能供上马时用,却是中国使用马镫的最早实物证据。至公元4世纪前期,单侧马镫逐渐发展为双侧马镫。马镫成为马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便利上下,而且使骑乘者不再过多地消耗体力,确保身体平衡,可以在较为放松的身体状况下控制马匹。马镫的出现,为骑乘技术的发展和组建重装骑兵奠定了基础。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