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杆长27厘米,铜盘径4厘米
1954年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出土
这套天秤和环权包括一个木衡杆、2个青铜盘和9个大小不一的环形青铜权。衡杆上没有刻线,中心有提钮孔,两端也有系挂青铜盘的孔。这套相当于现在天平的称重器是当时楚国使用的衡器的代表。衡器是指测量器物重量的工具,这种利用杠杆原理制作的衡器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衡制单位很复杂,各国之间的计算方式和数值也不同,比较常见的是我们熟悉的斤两制,不过斤两的数值与今不同。常用的单位从小到大为铢、两、斤、衡(10斤)、秤(15斤)、钧(30斤)、石(120斤)、鼓(480斤)。各国一斤的重量不尽相同。周制中,以一立方寸黄金的重量作为一斤的重量。各国尺的长度不同,所取黄金的大小就不同,一斤的重量也就各有差异。
这套楚国衡器中的九个青铜环权相当于9个砝码,经测量,其重量分别为0.6克、1.2克、2.1克、4.6克、8克、15.6克、31.3克、61.82克、125克。据专家研究,这些重量相当于当时的一铢、二铢、三铢、六铢、十二铢、一两、二两、四两、八两,由此推算楚国当时的一斤约为250克。楚国当时流行青铜贝币和黄金货币,这种小计量的衡器大约是用来称量黄金货币的。
国家博物馆
微信服务号
国家博物馆英文版
微信服务号
国博君
微信订阅号
国家博物馆
APP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中国国家博物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888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012号 | EMAIL:service@chnmuseum.cn
内容运维:新闻传播处 |技术保障:信息技术部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