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保管>馆藏精品>藏品详情
玉册

长62厘米,宽23厘米

1950年河南省辉县固围村一号墓祭祀坑出土

 

玉为青色,有黑色沁。由五十枚单片长方形简组成,每简长约23厘米,宽1.2厘米,厚0.11厘米,质薄且匀。此器出土时,五十枚简相次成册,考古工作者依次取出,捆扎成册。其上没有任何朱墨痕迹,或是年代久远,字迹脱落,也许原来上面没有字,仅具其形,这都无法考证,不知其作何用。但此玉册的出土,是目前考古发现最早最完整的玉册,十分珍贵。

在我国古代,纸张没有发明之前,把木或竹制成扁长条形,在上面写字,称为简,把一根根简按书写顺序编起来,叫做册。“册”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是一个象形字,其写法为“□”,一看便明,十分形象。此册应是仿竹册而制。玉制简册比木、竹制成的简册更难制作。首先要从大料上锯切下长条形玉材,再把切痕磨除,厚度只有0.11厘米左右。故每制一根玉简,都要费很长时间,也反映出当时制玉水平之高超。所以玉制简册大多为特殊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