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渠百年——纪念刘开渠诞辰110周年展”开幕
在举国上下欢庆祖国65周年华诞之际,由文化部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刘开渠艺术研究院承办的“开渠百年——纪念刘开渠诞辰110周年展”,于2014年9月30日,在我馆西大厅隆重开幕。文化部部长蔡武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展览开幕。
我馆馆长吕章申,刘开渠先生的女儿刘米娜,文化部办公厅主任于群,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韩美林,著名雕塑家、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院长钱绍武,中央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刘开渠艺术研究院院长盛杨,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肖锋,中国美术馆原馆长杨力舟,我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雕塑学会名誉会长曹春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版画家杨先让,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著名雕塑家章永浩,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家闻立鹏,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原常委副院长、重庆画院原院长吴应骑,安徽省淮北市副市长方宗泽,刘开渠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米洁出席开幕式。吕章申、许江、吴为山、盛杨、刘米娜先后讲话。陈履生副馆长主持仪式。
吕章申馆长在讲话中说,刘开渠先生是新中国美术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新中国雕塑事业的“开渠”者和一代宗师。他在青少年时期,就积极拥护“五四”新文化运动,他早年在北平美专学习油画。在蔡元培先生推荐下留学法国专攻雕塑,自1933年学成归国后,刘开渠先生以毕生的精力将从西方学到的雕塑创作技艺与中国的民族精神和审美需求相融汇,创造了许多代表20世纪中国雕塑最高成就的作品。他以自己独特的雕塑艺术语言讴歌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创立了中国雕塑的现代风范,形成了朴素、洗练、沉稳和富于生命力表现的艺术风格,以他为领导和他创作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就是其代表作,也是永垂青史的杰作。
作为教育家的刘开渠先生,早年曾任杭州艺专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他从教数十年,桃李满门,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美术家。作为美术界领导者的刘开渠先生还先后担任上海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杭州市副市长、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处处长和雕塑组组长、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组长、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务。在领导岗位上,他团结广大美术家,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美术事业不遗余力,受到美术界的高度尊敬和爱戴。1963年中国美术馆建成后,刘开渠先生担任首任馆长。在长达30年的馆长任上,他为中国美术馆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刘开渠先生是人民艺术家。“开渠百年——纪念刘开渠诞辰110周年展”全面呈现了刘开渠先生的艺术人生和艺术成就,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深度向观众隆重推介这位领衔打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引领20世纪中国雕塑事业发展的中国现代雕塑大师,并通过他创作的经典作品展现他与中国现代雕塑发展的关系。展览分四个部分:“为现代中国人造像”、“立民族之碑”、“向新时代致敬”和“世纪回望”。前三个部分对应刘开渠先生艺术生涯的三个主要阶段,依据时间线索来展现其艺术创作历程,揭示他与中国现代雕塑发展的关系。虽然刘开渠先生的部分作品因损毁或不可移动等原因而无法进入此次展览,但其照片、创作手稿等珍贵文献,将呈现在展览当中。展览的第四个部分集中展出刘开渠先生的绘画、书法、速写及相关文献,力图让观众更好地感知他的综合素质、艺术修养和学术思想。为了配合本次展览,我馆还将组织相关的学术研讨活动,推动美术界深化对刘开渠先生的艺术成就以及20世纪中国雕塑史的研究。
刘开渠先生的一生爱国为民,高风亮节,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他的艺术思想和道德品质不仅影响了中国美术界,也深深影响了他的家属。值此其诞辰110周年之际,家属决定将家中珍藏的刘开渠创作的42件代表作品捐赠给国家。中国国家博物馆将永久收藏。此举充分反映了刘开渠先生家属对国家美术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继承了刘开渠先生不遗余力推动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意愿。这将大大丰富国家博物馆20世纪中国经典雕塑作品的收藏。我馆将保管和运用好这些作品,为21世纪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吕章申馆长向刘开渠先生的女儿刘米娜颁发捐赠收藏证书
许江院长说,中国美院的创建和发展集聚着刘开渠先生的艺术理想和卓越见解,他帮助中国美院树立起整理中国艺术、介绍西洋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意识的学术宗旨,建立了雕塑教学的基础,培养了后来开创中国各地雕塑艺术教育的专门人才。这次我有幸与刘开渠先生比邻举办展览感到非常荣幸。展厅门口的18盏葵灯就是向刘开渠先生及美院历代先贤致敬。作为中国雕塑艺术的奠基人,刘开渠先生的艺术风格鲜明、影响深远。他一生坚持立足生活、面向时代,为当代中国人立像、为民族的英烈铸魂。他高度重视雕塑为历史立碑、为城市广场立新的作用,为中国城市雕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高度重视东方雕塑语言的建构,作品中始终融合传统和西方的雕塑语言,存有东方的端庄隽远的气度,形成了中国当代雕塑朴素内在的审美取向。刘开渠先生的艺术代表了民族艺术的活水源头,必将持续地浇灌当代雕塑艺术。
吴为山馆长说,刘开渠先生把自己一生的命运前途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图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用西方写实的造像法为中国立碑,并在新中国成立后,与雕塑界的同道们一起担负起为中国革命立碑的使命,业绩非凡,载入史册,为一个民族美的历程建起一个不朽的里程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提出了按美的规律建设城市雕塑的理念,为城市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担任中国美术馆馆长期间,奠基与开拓了中国美术馆事业的发展。他的道德文章、艺术成就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将按照刘开渠先生的启示,为雕塑一个梦想成真的伟大时代而奋斗。
盛杨院长说,刘开渠先生在中国雕塑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中国雕塑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包含着东方的文化意味和东方精神,可以和古埃及、希腊和印度的雕塑媲美。以刘开渠为代表的一代雕塑艺术家,把西方现实主义雕塑的理念和方法带到中国来,中西结合,使中国雕塑事业从过去以祭祀、墓葬和宗教为主题转向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开辟了一条现代雕塑事业发展的新路,对中国雕塑事业的发展具有历史性的贡献。雕塑是古老的艺术,但对于表达现实来说,雕塑仍是一个年轻的艺术。我们举办这个展览,就是为了纪念刘开渠为代表的中国现代雕塑事业的开拓者们,希望今天的雕塑家们,沿着他们开创的道路,继承他们的优良传统,继续推进雕塑事业的发展。
米洁宣读了刘开渠先生的女儿刘米娜的书面讲话,她说,今天能够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纪念父亲诞辰110周年的活动,非常有意义。100年前,蔡元培先生和鲁迅先生参与筹建了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国立历史博物馆”。而这两位先生与父亲刘开渠都有不解之缘。父亲秉承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身体力行,桃李天下;他受鲁迅先生启蒙,毕生追求“为中国人造像”,与同道者共同开创中国现代雕塑之路。雕塑是造型艺术中的重工业,举办一次展览,从筹备到开展,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体力。感谢文化部的高度重视,以及国家博物馆等各方为展览成功举办做出的贡献。
在开幕式上,吕章申馆长向刘开渠先生的女儿刘米娜颁发捐赠收藏证书。
本次展览精选了刘开渠先生最具代表性的51件雕塑作品和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分为四个单元:“为现代中国人造像(1914—1949)”、“立民族之碑(1949—1978)”、“向新时代致敬(1978—1993)”和“世纪回望”。展览呈现了刘开渠先生的艺术人生,并突出地介绍他为中国美术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展览至11月8日。(撰文:馆长办公室 摄影:董清)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参观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