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荆山先生1923年生于山东潍坊,十六岁即师从著名画家郭味蕖先生研习丹青,擅作花卉、人物与山水,佛像绘画尤显个人特色。上世纪70年代夏荆山先生移居美国后,三十多年间笃志内学,兼修众艺,先后游历数十个国家,参访世界著名博物馆学习临摹,博采众长,并与自身积累的中华传统文化修养相汇融,使其作品既承宋元道释人物绘画工整细致的风格,更在此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探索创新,以遒劲的线条和独特的造型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达到了一种清丽脱俗的思想境界。
在异国研习绘画艺术的同时,夏荆山先生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把毕生创作的书画艺术,无私地推向全世界,让世人可以沉浸于中华文化精粹之美”。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夏荆山先生多次回国,直接参与修复古寺、学堂等文物建筑的活动。1994年,夏荆山先生把积累的全部资产带回国,在北京密云创办了“荆山画院”,义务提供艺术教育和创作平台,迄今已经培养了上千名学生,用实际行动回报中华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深厚滋养。值此夏荆山先生九十六岁高龄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夏先生书法、绘画作品77幅,既是对他艺术生涯的一次全面展示,更对他竭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的高度肯定和充分褒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作为代表国家收藏、保管、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机构,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 王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