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报道 展览简介 文物精品 
 亚细亚情深谊长 阿非利加传递真情 欧罗巴见证友谊 大洋州送来问候 亚美利加握手中国

 

〓深度报道〓

·异国瑰宝传友谊展览扫描(一)
 

  在国际交往中,礼品承载着友谊,见证着历史,具有独特的作用。

  展览开幕后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十几家媒体对该展览给予了报道。观众留言更是表达了对展览的喜爱。退休老干部陈根发写道:“各国高贵的国礼,鲜明充分地表达了各国人民、领导和国家对我国、我领导人和人民的热爱,这份深情厚谊十分感人,也充分反映了她们人民与艺人高超、精湛的技艺水平。不由使我们对此充满敬意和感激之情,这样的展览太好了!”朱一存同学这样留言:“非常感谢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为我们的友谊所赠送的精美礼物,同时感谢所有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让我们有机会学习和感受中国外交的成功与和平的美好。”不少外国友人也有留言,其中一位署名Debby的友人写下了一行不很纯熟的汉字:“中国看来真的是友谊之邦。”观众质朴的留言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工作,不断推出具有影响力的、一流的精品展览。

  应广大观众的强烈要求,我们准备从本期开始,对展览中的一些重点文物进行详细的解读与介绍:

  <1>刻花玻璃花瓶

  陶之古朴,瓷之华美,而玻璃之晶莹剔透,历来受到艺术家的青睐。随着近代科技的应用,使东欧玻璃制品焕发出勃勃生机。艺术家纷纷参与生产过程,将自己的审美融入了作品之中,体现了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1954年8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赠给中国重庆杂技团一件礼品——刻花玻璃花瓶。玻璃瓶正面刻有三色国旗和党旗,间以五角星装饰其中。瓶壁的菱形花纹排列工整,造型简洁,深浅有度,舒展大气,凸起的花纹使瓶体颇具立体感,更有深层光影的效果。

  <2>华沙城徽美人鱼雕塑

  在波兰首都华沙的维斯瓦河西岸,矗立着一座青铜美人鱼雕像。它是由波兰著名女雕塑家卢德维卡·尼特斯霍娃于1934年创作,1937年建成的。美人鱼右手高举利剑,左手紧握盾牌,脸庞俊秀端庄,眉宇间洋溢着英雄气概,象一个无畏的守卫者日日夜夜伫立在华沙市中心的维斯瓦河西岸,傲然凝视着远方。波兰人亲昵地称她为“塞琳娜”。到过华沙的外国人都喜欢在她的身旁照一张相,留着纪念。为表达波中两国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1954年6月,波兰运输工会赠给中华全国总工会一座精美的华沙城徽美人鱼雕塑。

  关于华沙美人鱼的来历,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波兰国王为寻找建都地址,游遍全国,正当他精疲力竭地来到维斯瓦河畔时,一条美人鱼从水中跃出,带着国王去见勤劳勇敢的华尔和沙娃两兄妹,兄妹俩建议国王把国都定在这里。国王采纳了他们意见,在维斯瓦河畔大兴上木。为了表彰兄妹俩的开拓之功,国王把新城取名为华尔沙娃,后人把它简化成华沙。500多年来,美人鱼一直是华沙的象征,并成为该城的城徽。她目睹了波兰艰难曲折的历史进程。

  实际上,美人鱼不仅是华沙的象征,也是整个波兰的象征。从18世纪下半叶起,波兰被普鲁士、沙皇俄国和奥地利三次瓜分并亡国。波兰的白红国旗、雄鹰国徽和其它爱国主义标志都被禁止使用,波兰人民使用美人鱼作为自己民族和国家的象征。在希特勒侵占波兰期间,人们把美人鱼铜像拆卸下来,掩埋在安全的地方,保护起来,直到波兰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才把她重新竖立在维斯瓦河畔。波兰人民珍爱美人鱼,因为她在波兰被侵占的岁月里曾一次又一次鼓舞他们为祖国的解放而斗争。

  <3>驯马师青铜雕塑

  毛泽东酷爱走动,但却不喜欢出国。他一生只出国两次,都是去苏联。一次是在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27日,一次是在1957年11月。

  在1950年2月在访苏的归国途中,毛泽东主席一行在欧亚交界处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现名叶卡捷琳堡)参观了著名的乌拉尔重型机械厂。这件青铜雕塑就是该厂全体职工所赠,作品名为“驯马师”,雕塑家克劳德作品,原作四组,分别描绘驯服野马时的不同情形,现立于彼得堡阿尼奇科夫桥头,它形象地表现了俄罗斯人民英雄顽强、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赠给毛主席的这件驯马师青铜雕塑是其中之一。这件雕塑着重描绘了驯马师被野马摔下马背后仍一手拉着缰绳、一手撑地、准备再次跃起的瞬间。它形象地表现了俄罗斯民族英雄顽强、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4>竖琴模型

  竖琴由最古老的狩猎工具——弓演变而成。诞生于爱尔兰。竖琴形状像满弦的弓,据说它的发明是有感于箭发弓鸣,而竖琴被拨动时发出的声音也确实如箭出弓弦时般干净、单纯,并且少了刺耳的锐利破空声。竖琴的发明使爱尔兰有了堪与苏格兰风笛媲美的民族乐器,它很快成为爱尔兰的象征,并成为了英国国徽图案中的一部分。

  1983年,英国威尔士中国友好协会赠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友好协会一只竖琴模型。传统的爱尔兰竖琴是用手指甲弹奏的。传说假如一个演奏者的演奏使听者感到苦恼,他的指甲就会断裂。爱尔兰竖琴的音域很宽,犹如瀑布飞流直下,流畅而又缓急分明。风笛与竖琴一旦合作,乐器对曲意的表达便更为丰富,能够充沛地表达各种情绪,在优美的基调上引起听众的共鸣。

  岁月无痕,物以作证。我们和广大观众一样为祖国辉煌的外交成就而骄傲,也为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而自豪。这是展览带给我们的又一收获。(供稿 展览二部)

 

 

异国瑰宝传友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国际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