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釉剔刻海棠花瓷经瓶
高33.8厘米、口径6.7厘米
腹径16.4厘米、底径9.6厘米
1971年内蒙古伊盟地区出土
内蒙古博物馆藏


 
  西夏瓷器的装饰技法主要有剔刻釉、剔刻化妆土、印花、点彩和镂空等。其中剔刻釉占有突出地位,这是西夏瓷器的一大特点。剔釉是在施釉的胎体上用刀剔去纹饰以外的部分,留下的釉面形成主体纹饰;刻釉是在釉面上刻出花纹。一般情况下剔釉和刻釉技法多结合使用。西夏剔刻装饰主要是在褐釉、黑釉的经瓶、扁壶、钵上,个别的在白釉瓷上。剔刻花常见于开光内的主体纹饰,开光外则为地纹。剔刻釉技法使灰黄的胎色露出,烘托了主题纹饰,使纹饰具有浮雕感。
  经瓶台唇小口,细颈折肩,圆腹平底。腹部施褐色釉,以剔地露胎的技法,于腹部剔刻开光海棠枝叶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