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国博要闻>详细信息
传承中华基因 “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在国博启幕
2019-10-23     中国国家博物馆

值此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科学技术部、国家文物局、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10月22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次举办以甲骨文为内容的文化展,也是国博馆藏甲骨的第一次大规模展示。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终身研究馆员孙机,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成军,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李蔚,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张磊,清华大学教授、甲骨文专家委员会主任黄德宽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主持。

王春法在致辞中表示,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我国迄今可见的最早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还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在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绵延发展。自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以来,一代代专家学者努力考释文字、研究历史、探讨文化,为甲骨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推动甲骨学成为一门世界性学科。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世界对甲骨文重要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黄德宽在开幕式上表示,通过这次展览,弘扬中国文化,是甲骨文发现120年来的一件盛事。我们何其有幸,能够目睹300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们创作出的文化和艺术精品。相信这次展览一定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公众的热烈欢迎。

展览通过“契文重光”“契文释史”“契于甲骨”三个单元近190件甲骨、青铜、玉石、书籍实物,构成庞大悠久的叙事链条,着力让文物“活”起来,系统讲述甲骨文发现与发掘的惊世过往,重温甲骨文背后的商周文明,致敬甲骨文学者们的卓越成就,努力使甲骨文中承载的文化基因融入人民群众的精神血脉之中,成为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和构筑民族价值认同的重要纽带。

国家图书馆、山东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陕西考古研究院、宝鸡周原博物院等单位的甲骨文物共同参展。由于甲骨文内容比较晦涩,展览中配以“甲骨文宇宙”“从军行”“五行·射日”等辅助展品和多媒体,希望引起观众对甲骨文的兴趣。

展览位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南4展厅,展期自2019年10月22日至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