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保管>馆藏精品>藏品详情
青铜火铳

长26.1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9.1厘米

这件火铳由前膛、药室和尾銎组成,药室有小孔,用于放置导火线,铳身刻有“景泰元年造,天威叁百捌拾叁号”字样。明代用火铳装备军队自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开始,当时铳炮有大有小,大的用车载发射,用于守城;小的用支架托桩发射,用于冲锋陷阵。明朝政府设兵仗、军器二局,专门研制铳炮。明前期火铳可连续三发,射程达三百步。明后期火铳长约2米,重约700公斤,轻的也有约80公斤,可连发十次,最远达七百步。这件铜铳,制造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当时正是国家危机,战事紧张之时:上一年蒙古瓦剌部在土木堡击溃明政府军,俘虏明英宗朱祁镇,并挟持英宗大举进攻北京,受到民族英雄于谦率领的北京军民顽强抵抗,瓦剌部失败而归。
       火铳,是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的通称。使用时点燃由药室引出的药线,引燃药室内的火药,借助火药燃气的爆发力将预装入前膛内的石弹或铁弹射出,杀伤敌人。现代的枪炮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火铳最早发明于宋代,后传至蒙古汗国,成为蒙古军西征时攻克中亚、欧洲城堡的重要武器,这些地区曾出土了许多元代的火铳实物。
       明代的火器技术有所发展,火铳大规模用于装备军队。永乐年间组建了专用火器的神机营,促进了明军训练和作战方式的改变,创造和发展了火铳同冷兵器相结合的战术。但到了明末,西洋传教士带来了更为先进的鸟铳和火炮(技术),火铳逐渐被取代。在明末战争中,作战的各方(明军、后金军和农民起义军)争相委托西洋传教士代购或研制欧洲先进的火器。在那场改朝换代的战争中,是否拥有先进的火器,往往成为战争胜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