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研究>研究机构>国博研究院>详细信息
文物科技与保护研究

研究院文物与科技研究所,主要开展文物预防性保护。文物预防性保护是文物保护的一部分,是除对文物本体保护修复之外,对文物所采取的一切保护措施的总称。1930年罗马会是文物预防性保护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是第一次在国际范围内正式提出预防性保护的概念(Preventive Conservation)。中国博物馆文物保护领域文物保护科技起步相对较晚,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博物馆界的文物保护一直都是沿用传统的文物修复工艺,直到二十世纪60年代率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甘肃省博物馆相继成立科学保护实验室(和德国国家博物馆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科学保护实验室相差70多年)。早期博物馆从国家级到地方博物馆都不具备恒温恒湿条件,场馆条件较差,上班期间具有空调或展厅有冷、热风系统已是很好条件的博物馆。从二十世纪90年代起,以陕西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为代表的新一代博物馆的建设开始,全国省市级博物馆如雨后春笋,新建的博物馆在文物保存和展示的宏观环境上都得到很大的改善,个别博物馆还具备局部恒温恒湿条件(库房或部分展柜),初步具有了预防性文物保护的意识和理念。中国历史博物馆二十世纪80年代开展了博物馆展厅温湿度的记录和调查。1995年,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了《影响文物保护的环境因素及环境质量标准的研究》课题,共设置了10个子课题。上海博物馆2001年在书法馆、绘画馆陈列改建工程中,引进了恒温恒湿环境净化系统和监测技术,经五年多的跟踪监测数据表明,该画廊小环境符合书画文物陈列保存的要求。2004年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的《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首次全面系统地对我国馆藏文物遭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数的腐蚀状况进行科学调查,同时也对文物环境影响因素和腐蚀特征进行了科学研究。在完成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文物保护技术与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研究中,各子课题也同时对金属文物、古代丝织品、漆木器等质地文物的相关保存环境问题进行了预研究。“十五”期间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的《馆藏文物保护管理综合研究》项目和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达标建设试点工作,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现状、影响因素、标准和管理规范问题进行了分析。2012年起,国家文物局在全国200多家博物馆开展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实施。

国家博物馆2011年建立了“博物馆环境温湿度无线监测系统”,并采用便携式设备对全馆环境中大气污染物、颗粒物、光照、室内使用材料释放有害气体等随时进行检测,在2014年制定了《文物环境监测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对馆藏文物库房环境、展厅环境和展柜微环境的的监测工作做出部署和安排,将环境监测与控制工作在系统管理的理念下科学化、规范化。2017年国家博物馆完成国家文物局“博物馆金属文物预防性保护”科研课题,通过了专家验收,并将研究成果在中国博物馆协会藏品保护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以及走向绿色博物馆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在山东、河南、四川、广东和贵州等举办的博物馆预防性文物保护学习班上讲课。2017年国家博物馆完成了环境监测系统的升级改造。

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潘路《古代青铜器的保护》《超声波技术在文物保护研究中的应用》《大型铁质文物的现场保护的实验研究》《中国文物科技保护事业发展的忧思》,马海鹏《近现代文献复原复制技术》《文物修复复制工作发展趋势》《数字技术在文献复制工作中应用实例解析》《近现代文献复制仿旧技术解析》《传统装裱艺术在文献复制中的再应用》,铁付德《古代冶金过程的热力学分析》《文物信息系统与科技考古》《复合阻断型青铜材料保护剂研究》《古代青铜器的腐蚀及其控制》等。

现有专职研究人员:潘路,所长,研究馆员

 

相关资讯:

国博主办国内首届博物馆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