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研究>研究成果>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水归故道 漕运无阻
王芳  《文物里的古代中国》下册

《黄河筑堤图》
清(公元1644年-1911年)
高30.5厘米,宽22厘米

 

黄河水患是中国历史上的痼疾。康熙初年,由于黄河多年失修,下游堵塞,黄、淮合流,不能入海,黄河南北,一片汪洋。特别是黄、淮及运河交织于苏北一隅,黄、淮泛滥,倒灌入运河,又使南北的交通运输断绝。清朝建都北京后,每年要依靠河运从东南地区漕运400万石粮食到京,如果运河梗阻,漕粮不能按时运到,京师将会陷入困顿状态。为了“济运通漕”,确保社会秩序的安定和政权的巩固,清政府十分重视治理黄河,康熙帝多次派大臣前往沿河两岸视察情况,自己也先后六次南巡视河。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清朝在平定“三藩”战争中已赢得优势,这时,康熙帝任命安徽巡抚靳辅为河道总督,全面负责治河事宜。

靳辅识拔和重用了书生陈潢为助手共同治河。他们前往淮阳地区察看河道形势,实地调查后,靳辅写成《河道敝坏已极疏》和《经理河工八书》向皇帝上奏。他指出,运道的阻塞是由于河道的变迁,河道的变迁是由于向来治河之人多数只在漕船经过的地方尽力修治,而对其它地段不予重视;只有将黄河、淮河、运河进行综合治理,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河道弊病。靳辅、陈潢的治河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到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主要是疏浚黄、淮下流,堵塞各处决口,使黄、淮两河各归故道。基于治水必始自下流,下流疏通则上流就不会饱涨的道理,他们决定首先治理海口,即黄、淮合流入海之处,采取疏通和筑堤结合的方法,引导河水流入大海。这一阶段完工后,黄、淮两河出现安流的局面,黄河自清江浦以下至海口的入海道路畅通无阻,自徐州以下的黄河两岸大堤,像两条长龙,紧拥河水向东流去。第二阶段从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到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将工程稍往黄河中游转移,修筑河南堤工,在黄河、运河的两岸添建减水闸坝多处,以排泄洪水和保护堤工,开挖中河,使运河和黄河基本分离。靳辅、陈潢治河十余年,“水归故道,漕运无阻”, 大见成效。《黄河筑堤图》册页就描绘了清初治理黄河的情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