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

(公元1368年—1911年)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王朝体系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在其鼎盛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社会经济也呈现出超越前代的繁荣。但中国这一农业文明古国,正与后起的工业文明大国悄然拉大差距,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第一单元 明朝的建立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将都城迁至北京。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制订新律例,改革政治、军事和监察制度,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和监察大权于一身,使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第二单元 明朝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明朝初年,朱元璋实行安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某些行业内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若干变化,崇尚奢华、追求个性成为一时风尚。

第一组 农业与治河

明朝初年,朱元璋采取移民垦荒,兴修水利,奖励耕织,劝课农桑,减免战乱地区百姓的租税和徭役等措施,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明朝中后期,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相继传入并得到推广,使粮食种类大为丰富。明朝末年,潘季驯多次受命治理黄河。他采取“束水攻沙”和“蓄清刷黄”的治河方针,取得了较好的治河效果,化水害为水利,保证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二组 手工业

明代蚕丝生产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蚕丝生产基地,产量可观。丝织技术有所进步,工艺“巧变百出,花色日新”。棉布产量很大,松江布远销全国各地,有“衣被天下”之称。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制作出来的甜白、斗彩、五彩等瓷器,造型美观,色彩丰富,无论是意境还是形式均臻于完美。冶金技术趋于成熟,体型巨大的永乐大钟、锋利坚韧的钢质武器、配比精到的宣德铜器等均有盛名。

第三组 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城乡社会生活

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传统的工商业城市更加繁荣,新的工商业城镇不断涌现。白银逐渐取代缺乏信誉的宝钞,成为重要的流通货币。富商大贾往来贩运,组成以地域为纽带的商帮。城乡社会生活日渐丰富,追求财富成为一种时尚。

第三单元 明朝的对外关系


公元1405-1433年,明朝派遣郑和率领庞大舰队七下“西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以及非洲各国的友好往来。明代与朝鲜的关系密切,与日本的关系因倭寇的侵扰以及日本发动侵朝战争而受到破坏。
从16世纪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陆续东来,中西方文明开始直接碰撞和交流,中外关系出现了崭新的内容。

第一组 郑和下西洋

“西洋”是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郑和七下西洋,体现了明朝船舶制造和航海技术的伟大成就,其规模之大,航程之远,实为世界航海史上之壮举。

第二组 对日、对朝关系

明初,中日之间保持着朝贡贸易,明中期以后,一些日本海盗团伙与中国的海盗相勾结,侵扰中国沿海,形成“倭患”。嘉靖末年,戚继光等抗击倭寇,使倭寇横行的局面得到遏制。万历年间,日本两次发动侵朝战争。中国应朝鲜国王的请求入朝,与朝鲜军民一道,击败了日本的侵略。

第三组 欧人东来与中外关系的新变化

明朝末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等人来华,与中国的士大夫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并把欧洲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播到中国,对近代中国科技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第四单元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清朝是由我国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从清太祖努尔哈赤至清末宣统皇帝溥仪,历经近300年。清前期指公元1644年清朝入主北京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这一时期,是清朝从开基创业、建立中央政权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的阶段。

第一组 满族的兴起与清朝的建立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进行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后,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建立后金政权,年号天命;后迁盛京(今辽宁沈阳)。其子皇太极即位后,改国号为清,改族称为“满州”(后来称满族)。皇太极之子福临即位,改元顺治。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清政府迁都北京,开始建立对全国的统治。
清朝的统治体制多沿袭明朝,但具有自身特点,从清初操持军政大权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到雍正时期直接听命于皇帝的军机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清朝的军队主要是八旗军,还招降明军和地主武装,建立绿营军 。

第二组 边疆的统一与巩固

清朝在康熙、雍正和乾隆统治时期,先后剿灭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西北边疆叛乱,采取一系列加强边疆管理的措施,有力地抵制沙俄向中国的扩张,使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第五单元 清朝的经济和各民族社会生活


明末清初的战乱,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和破坏。随着战火平息,清政府采取一系列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的措施,到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社会经济得到显著发展,超过前代。

第一组 农业与手工业的恢复、发展

清初实行奖励垦荒的政策,大量荒地不断开垦成农田;重视兴修水利,治河导淮,促进了农业生产,保证了内河航运的畅通。水稻、小麦等粮食产量提高,番薯、玉米等外来高产农作物种植进一步推广,棉花、茶叶、烟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清代匠籍制度的废除,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使纺织业、制瓷业与冶铁业等行业生产规模扩大,品种增多、工艺精美,在生产关系上也出现了新的因素。

第二组 商业的繁荣

国家的统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北京不仅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商贾云集、商品荟萃之地。江宁(今江苏南京)、扬州、苏州、杭州、汉口(今湖北武汉)、广州都是繁华的大城市,在边远的地方还出现了乌噜木齐(今乌鲁木齐)、打箭炉(今康定)等新兴的商业中心。

第三组 各民族社会生活

清代各民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文化娱乐等民俗习惯表现出绚丽多彩的世态风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间的联系空前加强,各民族的相互交往与日俱增。

第六单元 清朝的对外往来


清初实行闭关政策,严格控制中外通商和民间贸易往来。康熙年间统一台湾后,清朝开始择地开放沿海通商口岸,又设立“公行”,专管对外贸易。自此至19世纪初,中国的生丝、茶叶、瓷器等大量出口,远销欧美,并长时间保持出超;与朝鲜、日本、越南、柬埔寨、印度等周边国交往频繁。18世纪以后,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先后进入工业革命阶段,当时乾隆帝并没有意识到中国与西方先进国家正在拉开差距,清朝处于“落日的辉煌”之中。

第七单元 明清时期的文化


明清之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出现了一批具有早期启蒙思想的哲学家、讲求经世致用的科学家和极具个性的文学家、艺术家。
当时,一些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对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一组 哲学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王守仁、李贽等人开始冲破程朱理学束缚、创立了具有初步民主思想和人文因素的新的哲学流派。明末清初三大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哲学上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政治思想带有反对专制主义的民主色彩。他们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第二组 类书、丛书和二十四史

类书是古代百科全书式的资料汇编,丛书是由众多独立的书籍辑成一套书。明清两朝先后集合大批人力,对古代书籍进行整理,编纂成《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与《四库全书》等大型类书与丛书,还整理了二十四史。这些书籍保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第三组 小说和戏曲

明清时期,小说的创作繁荣,《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并称“四大古典小说”,《金瓶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以及晚清的“谴责小说”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明清戏曲也有所发展,其中昆曲的成就令世人瞩目。

第四组 绘画与工艺品

明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画家,其中以“吴门四大家”沈周、唐寅、文徵明和仇英的影响最大。清朝画坛流派较多,风格各异,取得值得后人称道的艺术成就。清初有以摹古为主旨的正统派画家“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也有一反传统,张扬个性的改革派画家“四僧”(弘仁、髡残、石涛、朱耷);清中期有供奉宫廷的画家焦秉贞、冷枚、金廷标等,也有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等。这一时期的手工艺品种类繁多,铜胎画珐琅、玉器、雕漆器等表现出高超的制作技艺,异彩纷呈。

第五组 科学技术

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传入,涌现出李时珍、宋应星、朱载堉、方以智、徐光启、明安图、王清任等集大成的科学家,他们撰写了在当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名著。

第八单元 晚清的经济和文化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十九世纪下半叶起,为了“求强”、“求富”,洋务派官僚和早期的民族资本家购买外国机器设备、聘请外国技师,兴办了轮船、铁路、机器矿冶、机器纺织、电报、电话、银行、邮政、水电等新兴事业,新式学堂、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和出版社也开始出现。在文学上,讽刺官场和洋人相勾结的谴责小说盛行一时,林纾、严复等人翻译的世界名著使人耳目一新。介绍数理化和声光电的近代科技书籍也大为流行。

第九单元 推翻帝制 建立共和


自19世纪40年代起,西方列强连续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侵犯,清朝日益衰败。为了救亡图存,中国人民开展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1911年,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得到了全国响应,南方各省相继光复。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布成立,宣告清朝统治的结束,也意味着封建王朝的结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