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期

(约200万年前-约公元前21世纪)

远古时期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等工具,从事采集、狩猎活动,完成了从直立人、早期智人到晚期智人的进化过程。新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陶器,发明了农业和养畜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逐步分化,出现了权贵阶层及相应的礼仪制度,在聚落分化的过程中涌现出众多城堡,社会开始向早期国家过渡。

第一单元 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及生活


旧石器时代早期是指大约200万年前—20多万年前这一历史阶段。生活在这一阶段的人类被称为直立人。中国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地区之一,有丰富的古人类化石遗存。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直立人,稍晚的直立人有蓝田人、北京人、郧县人、和县人、汤山人等。直立人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等工具,从事采集、狩猎活动,已经学会控制用火,逐渐改变了自然和人类本身。

第一组 直立人

直立人已能直立行走,会制造工具,具备了人的一些特征,但脑量较小,头部保留了较原始的特征。

第二组 古老的石器工具人

受地理环境的制约,中国旧石器时代的石器以秦岭为界,大致可分为南北两大系统,北方以小型石片石器为主,南方以大型块状毛坯或砾石制成的石器为主,在不同地区还存在多样性的特点。

第三组 用火

用火是人类适应自然与改善生存环境关键的一步。北京人已学会使用自然火,并能保存火种。他们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取暖和驱赶野兽,促进了身体特别是大脑的发展,提高了适应和改变自然的能力。

第四组 采集和狩猎

在北京人遗址中,除发现采集食用的朴树籽外,还发现了大量的动物遗骸,其中肿骨鹿化石有2000多个个体,斑鹿化石有1000多个个体,说明肿骨鹿和斑鹿是北京人狩猎的主要对象。根据两种鹿角不同的保存状况推测,北京人在夏末秋初时狩猎斑鹿,在秋末冬初时狩猎肿骨鹿。

第二单元 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人类及文化


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是指大约20万年前—1万年前这一历史阶段。生活在这一阶段的人类被称智人。在中国境内已发现金牛山人、大荔人、许家窑人、丁村人、马坝人、柳江人、许昌人、山顶洞人、左镇人等智人化石。这一阶段,石器技术不断进步,石球更多地被用于狩猎。旧石器时代晚期,标枪、鱼镖、弓箭等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了渔猎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还产生了原始信仰与原始艺术的萌芽。

第一组 智人

智人意为“智慧的人”,可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早期智人生活在距今25万年前—5万年前,相当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其身体特征介于直立人和晚期智人之间,石器加工技术有所进步。晚期智人生活在距今5万年前—1万年前,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其身体特征已接近现代人,石器加工技术更加进步,已学会人工取火。

第二组 石器技术的改进

旧石器时代中期,石器制作技术有所提高,石器形态更加规整,精品不断增加。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制作技术有更大的突破,开始出现一种用特殊的技术工艺制作的细石器。

第三组 弓箭、鱼镖的发明与骨、角器的使用

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复合工具、磨制和穿孔技术。标枪、弓箭和鱼镖等复合生产工具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狩猎和捕鱼的效率。用骨、角制作的骨锥、骨针和骨铲等生活用具,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第四组 原始信仰与原始艺术的萌芽

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懂得把死者按照一定的葬俗进行埋葬。山顶洞人在死者周围撒上赤铁矿粉末,用石器和装饰品随葬,表明了原始信仰的萌芽。众多遗址发现的装饰品,则标志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出现及原始艺术的萌芽。

第三单元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生产与生活


距今约1万年前,人类历史进入到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和制作陶器。人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聚落,过定居生活。人类的经济活动方式逐渐从攫取型经济转变为生产型经济。

第一组 农业的发生

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业起源地区之一。距今1万年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已开始种植水稻,黄河流域已开始种植粟,并逐渐形成了南方稻作农业和北方粟作农业两大传统。这一时期,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农业工具的加工与制作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第二组 家畜饲养

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驯养家畜。家畜种类主要有猪、狗、黄牛、绵羊、山羊等。

第三组 制陶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地区之一。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由简单的手工捏塑、模制、泥片贴塑,再到泥条盘筑、慢轮修整,最终产生出了快轮制陶技术。中国各地区的陶器在器形、质地、纹饰及器类组合等方面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征。

第四组 编织与纺织

编织工艺的进步促成了纺织技术的发明,人们开始用纺织物来改善自身的穿着。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广泛出现纺轮、锥、针等工具,部分陶器上还印有布纹痕迹。葛、麻等植物是人们主要使用的纺织原料。

第四单元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化进程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新石器文化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文字的萌芽、礼器的出现、大型礼仪建筑与城堡的兴建,社会分化加剧,许多地区出现了有如金字塔形的等级结构。社会形态也由简单的平等社会发展到了复杂的分层社会,文明之光,灿若繁星,中国文化呈现多元一体的演变格局和发展趋势。最终,中原地区在吸收周边地区先进文化因素的过程中,最先步入文明。与新石器时代晚期剧烈的社会变革相对应,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大量有关炎帝、黄帝直至尧、舜、禹的古史传说。

第一组 原始信仰与原始艺术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人类往往以神灵观念解释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以神灵崇拜为特征的原始信仰构成了人类精神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复杂程度的加深,原始信仰逐步规范化、礼仪化,并随之出现了祭坛、神庙等高等级宗教场所。认识领域的拓展,使得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日益丰富多彩,绘画、雕塑、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反映了先民朴素的审美意识。

第二组 文字的萌芽与铜器的产生

新石器时代遗物上常见有一些刻划符号,它们可能是文字萌芽阶段的产物。新石器时代晚期,冶铜技术出现,人们已能够制造小件铜器,质地多为青铜和红铜,部分遗址中还发现了铜炼渣等遗迹。

第三组 礼仪制度与权贵阶层

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分化加剧,具有特定含义的礼仪制度已经产生。一些遗址中出现了具有礼仪功能的大型公共建筑。公共墓地中贫富分化严重,还出现了专门的贵族墓地。这些贵族墓出土了大量象征权力与身份的玉器,标志着凌驾于公共群体之上的权贵阶层已经形成。

第四组 聚落、城堡与战争

新石器时代的聚落一般由居址、墓地、手工业作坊等不同功能的区域组成,有些聚落还有壕沟围护。新石器时代晚期,逐渐出现了大型中心聚落与普通聚落的分化,并最终在剧烈的社会冲突中涌现出了众多的城堡,社会形态开始向早期国家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