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英模蜡像展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9展厅

展览时间:2024/1/9开展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正气浩然、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近代以来,一大批舍生忘死的革命烈士、顽强拼搏的时代英雄、敬业乐业的先进模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竞相涌现,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前赴后继、百折不挠,为谱写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壮丽篇章锐意进取、无私奉献。这些有血有肉的生动形象,不仅是我们读懂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鲜活教材,更是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宝贵精神财富。此次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馆藏英模蜡像展”,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广泛宣传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英雄、成就英雄、争当英雄的良好风尚。

本次展览以蜡像这种超写实主义的雕塑艺术为载体,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200余尊蜡像中精心遴选30尊英模人物作品展出。其中既有李大钊、向警予、方志敏等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驱,也有王进喜、雷锋等无私奉献的劳动模范;既有鲁迅、聂耳、冼星海等为人民而创作的文艺巨匠,也有钱学森、李四光、袁隆平等以身许国的科学巨擘;既有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心系群众的人民公仆,也有罗阳、黄大年、黄文秀等苦干奋斗的时代楷模。展览通过艺术化场景设计、英模文物展示、英模名言和故事解读等多种表现手法,让广大观众从中深切感受奋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各条战线上的英模人物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进的感人事迹和人格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对英雄模范最好的纪念与缅怀,就是把革命先辈未竟的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新时代是倍加需要英雄、倍加需要英雄精神的时代,也是我们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时代。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历来高度重视发挥红色基因库的重要作用,以更多体现中国风、红色调、年轻态的展览来凝聚共识、鼓舞斗志。衷心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够让广大观众在欣赏蜡像艺术的同时,不断感悟英模风采,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把握历史主动,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起磅礴伟力。

1921年4月29日,向警予写给其侄女向功治的信函。向警予在信中嘱咐她多向毛泽东等请教,写道:“现在正是掀天揭地社会大革命的时代,正需要一般有志青年实际从事。世界潮流社会问题都可于报章杂志中求之,有志改造社会的人不可不注意浏览,毛泽东、陶毅这一流先生们,是我的同志,是改造社会的健将,我望你常在他们跟前请教!”

1931年的《前哨》创刊号由鲁迅、茅盾等人担任编委,也是纪念战死者专号,刊头为鲁迅亲笔所写。鲁迅还化名L.S.撰写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一文,他开宗明义讲述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与前驱者牺牲的密切关系,鼓舞革命同志继续战斗。

1940年冼星海受党中央委托赴苏联工作,临行前鲁艺音乐系学生白韦请他在《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历史》一书题词,于是冼星海在书的衬页上写道:“革命是艰苦的,它有血,有污秽,然而也有婴孩。——中国新兴音乐的建立,是具有它的革命的重大意义,它在斗争中长成,从实际生活中培养和锻炼出它的智慧;在血的或是艰苦的经验教训里,它留给我们更显明的路向!”

1967年周恩来书赠给郑淑云的“录雷锋同志选句”。郑淑云是周恩来的保健护士,所选语句出自1960年10月21日的《雷锋日记》,内容为“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一般,对待敌人向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1969年李四光撰写的关于地热问题的手迹。他坚信能够找到为全国人民所利用的丰富地热资源,并写道“我们中国人民有志气、有力量克服一切科学技术上的困难。”

1985年6月12日下午4时,华罗庚在东京大学数理学部讲演厅向日本学术界做题为《理论数学及其应用》的演讲。现场气氛热烈,使得原定为45分钟的演讲,延长了30分钟才结束。演讲结束后,华罗庚在接受掌声和鲜花的刹那,倒在了讲台上,并于当晚病逝。这份在日本讲学时所写的提纲,成为他数学研究事业中的最后一份讲课提纲。

2001年9月16日,在悉尼召开的“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第12次国际大会”上,王忠诚被授予的“最高荣誉奖章”及证书。该奖每四年颁发一次,用于鼓励在国际神经外科界作出杰出贡献的医生,王忠诚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1992年,拉萨市墨竹工卡等地发生地震,孔繁森在地震废墟上收养了三位藏族孤儿,分别是——12岁的曲尼、7岁的曲印和5岁的贡桑。这使得向来生活贫苦的孔繁森,生活变得更加拮据。但为了接济生活贫困的藏族群众和资助地震孤儿,他先后三次以“洛珠”的名义献血900毫升,将获得的900元营养费都用于群众和孤儿的生活补贴。这是当时西藏军区总医院血库采血时的登记表。

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三系法”杂交水稻,这是世界上首例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大规模推广种植,为我国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人类保障粮食安全、减少贫困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国务院1979年12月授予袁隆平的全国劳动模范奖章。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