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
展期:2019.9.17-11.27展厅:北2、北3展厅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
承办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
这是一条回归之路。
这也是一条中华民族梦圆之路。
中华文明延绵五千年,孕育创造的璀璨文物,是中华民族根魂所寄、中华儿女精神所系。晚清以降,列强东顾,国力衰微,山河破碎,大量珍贵文物惨遭劫掠、倒卖、走私,如游子飘零、流散他乡,成为国人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无时或忘的惦念、梦牵魂绕的等候。彼时散去,那每一件文物所担负的,又何尝不是时代之重、民族之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未曾忘却祖国流散飘零的文化遗产。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央人民政府建章立制、严控国门,迅速扭转珍贵文物流失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实践创新,合作共赢,摸索探寻文物回归可行路径;进入新时代,布局谋篇,大国外交,拓展塑造文物追索返还新格局。70年不懈努力,党和政府成功促成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文物回归。今朝归来,这每一件文物所书写的,又何尝不是复兴之路、中国之梦?
70年回溯,中华民族从屈辱危亡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脚步,成就了流失文物从颠沛散失到盛世重光的命运变迁。70年回溯,中国共产党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变初心,各级人民政府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免遭侵害的坚定决心,亿万中华儿女守护民族根脉的爱国之心,始终是推动流失文物回归的最根本力量。70年回溯,流失文物从昔往今归、殊途同归到四海归心的回归之路,见证的,正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伟大历程。
谨以此展,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
圆明园鼠首铜像
圆明园兔首铜像
19世纪中叶,列强的坚船利炮,震破了晚清朝廷天朝上国的迷梦。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万园之园付之一炬,珍贵文物被掠西去。此后中国,江山萧瑟、生灵涂炭。礼器、典籍、雕塑、壁画……大量文物由于战争劫掠、文化掠夺、非法贸易而漂泊异乡。一件件失去了尊严与荣光的珍宝,在颠沛流离中记录着令人唏嘘的往事,在百转千回里顾盼着魂牵梦绕的家园,也牵动着万千国人的心弦。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包括圆明园兽首在内的我国流失文物陆续现身海外,国际拍卖企业屡屡高价渔利,国人强烈愤慨谴责,国际舆论广泛关注,文物回归面临重重障碍。一念在兹,万山无阻,克艰克难,荣归故土。中国政府始终以坚定的决心推进文物回归,从牛首、虎首、猴首的国企竞拍,到马首、猪首的华商捐赠,再到鼠首、兔首的外国友人返还,圆明园兽首从星散到重聚,辗转走过的,正是一条中国流失文物回归之路。
(1949-1978)
新中国成立伊始,虽国力维艰、百废待兴,党和政府已将遏制文物流失、抢救重要国宝摆上重要议程,建章立制、革弊振颓,开启了流失文物回归返还的恢弘篇章。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文物保护法令。严格的文物出口限制,行之有效的文物进出境审查机制,迅速扭转了鸦片战争以来珍贵文物大量流失的局面。在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指挥下,“香港秘密抢救文物小组”筹谋港岛,成功抢救大批珍贵文物,中秋伯远、潇湘五牛、熙载祥龙、陈氏珍泉,国之重器重回祖国怀抱。归国游子、海外华人振奋于新中国之建立,搜求海外遗珍,慷慨捐献国家。新中国对文化遗产的自重,赢得了苏联、民主德国等国家的尊重,《永乐大典》、义和团旗帜等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外国政府最早返还的重要文物。
前苏联、前民主德国返还
《永乐大典》与义和团旗帜
从香港抢救征
集珍贵书画文物
从香港抢救征
集珍贵钱币文物
杨铨捐赠文物
侯宝璋捐赠文物
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努力下,1951年至1954年间,前苏联先后3次向我国返还64册《永乐大典》。1955年12月,前民主德国向我国返还3册《永乐大典》和10面义和团旗帜,周恩来总理亲自接收了这批文物。外国政府向新中国返还的这两批文物,开启了中国流失文物回归历程的崭新篇章。
韩滉《五牛图》卷,唐代,故宫博物院藏
(展出安排:9月17日-10月16日为原件展出,10月17日-11月17日为复制品展出)
20世纪50年代,文化部文物局在获知寓居香港的收藏家陈仁涛有意出让珍藏多年的钱币文物后,立即动员力量开展抢救征集工作。1952年,这批珍贵钱币文物终于重返祖国,在新中国文物回归和钱币文物保护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物收藏家杨铨先生年少时移居香港,痛心于祖国文物因盗卖而散失的状况,立志要穷毕生之力收藏保护华夏文物。1959年至1964年间,杨铨先生克服种种困难,将其珍藏的5000余件文物捐赠给广州市政府,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接受的最大规模的文物捐赠。
侯宝璋先生是蜚声中外的病理学专家,20世纪40年代之后寓居海外。1962年,受周恩来总理之邀,侯宝璋先生举家归国投身新中国建设。1963 年至1972 年间,侯宝璋先生及其家属数次择其家藏2000余件文物捐赠给国家,后拨交故宫博物院收藏。故宫博物院于1964年专门举办了《侯宝璋捐献陶瓷书画展》,以表彰侯宝璋先生的爱国情怀和为文物回归所做出的贡献。
(1978-2012)
改革开放,我国文物事业迅速步入法制化、专业化的快车道,也实现了与全球化、国际化的融合接轨。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行,1989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97年加入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依靠国内立法的基础支撑和国际公约的合作框架,我国政府与相关国家逐步展开双边合作,探索形成了外交谈判、执法合作、民事诉讼等流失文物追索返还有效途径。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流失文物,以海外华人华侨、国际友好人士捐赠方式回归国内。第一次通过国际司法诉讼追索走私文物,第一次叫停海外市场流失文物拍卖,第一次促使外国博物馆退藏返还被盗文物……,在一次又一次的追索返还实践推动下,流失文物回归渐成趋势。
香港收藏家叶义先生,一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积极致力于文物收集保护与中国传统艺术研究。1984年,叶义先生阖然辞世,其亲属依其嘱托,将其毕生珍藏的81件犀角文物,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曾于1985年5月6日举办《香港叶义先生捐献犀角杯展览》,以表纪念。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颐和园惨遭劫掠,万寿山佛香阁西侧宝云阁铜殿的十扇铜窗因此流失海外。1993年,美国企业家莫里斯·格林伯格先生以重金购得这批铜窗,无偿赠还我国。同年12月,国家文物局、北京市园林局在颐和园举办了宝云阁铜窗安装仪式。
1995年3月,3400余件中国文物被走私贩运至英国,被伦敦警方截获扣押。国家文物局获悉相关信息后,立即会同相关部门,综合运用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谈判等多种方式追索这批流失文物。1998年3月,文物持有人迫于强大的司法与舆论压力,最终同意将走私文物返还中国国家文物局,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规模的流失文物追索案例。
旅居菲律宾的华人收藏家庄万里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眷恋和情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搜集失散海外的中国文物,其收藏中书画文物尤精。庄万里不以私藏为念、务在保存国粹的信念深深影响了他的子女们。在他逝世后,其子女庄长江、庄良有秉承父亲遗志,于2000年将庄氏两塗轩珍藏的232件书画作品慨然捐赠给上海博物馆,圆满完成了老人一生“宣扬文化之素志”。
彩绘浮雕武士石刻
彩绘浮雕武士石刻
看经寺罗汉像,唐代,龙门石窟研究院藏
大沽铁钟名为“乐威毅公祠”铁钟,是为纪念抗击英法联军壮烈殉国的直隶提督乐善于1884年铸造。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铁钟被作为战利品掠走,存放在英国朴茨茅斯市。2003年以来,天津市政府通过多种渠道呼吁将文物归还我国。2005年5月,在中英两国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英国议会通过了无偿返还文物的提案,阔别故土100多年的铁钟终于回归祖国。
1994年7月,山东省龙华寺遗址北朝菩萨石立像被盗,后被日本美秀博物馆收藏。国家文物局接到相关举报信息后,与美秀美术馆进行多轮磋商洽谈,最终促成美秀博物馆同意将菩萨像无偿捐还中国。2008年初,这尊菩萨像正式回归并入藏山东博物馆。这是我国运用协商谈判方式实现流失文物返还的又一经典案例。
2006年2月5日,丹麦哥本哈根市警方查扣了156件非法入境的中国文物,国家文物局随后派出工作组赴丹麦,对丹麦警方查获的中国文物进行现场鉴定评估,并在国内开展调查取证,决定通过国际司法诉讼方式启动文物追索。2008年2月,在历经两年的诉讼活动后,丹麦法院最终宣布中国国家文物局获得这批文物的所有权。同年4月,156件流失文物归国。这是我国通过司法诉讼方式成功追回的又一大批量文物,充分彰显了中国政府追索流失文物的坚定决心。
20世纪90年代,甘肃秦公墓地与山西晋侯墓地先后被盗掘,一些被盗文物流失海外,其中部分青铜器流失美国后,被华人收藏家范季融、胡盈莹夫妇收藏。在国家文物局协商沟通下,2009年11月,范季融夫妇将9件极为珍贵的秦公晋侯青铜器慨然捐赠国家,在海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2004年至2005年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唐代敬陵遭到多次盗掘,唐贞顺皇后彩绘石椁和5幅壁画被盗并走私至美国。2006年案件告破后,公安、文物部门迅速启动文物追索工作,经历6年的调查取证和艰难谈判后,被盗石椁和壁画被成功追回。
香港收藏家曹其镛先生和夫人曹罗碧珍女士热爱中华传统文化,醉心中国古代漆器的收藏。2012年和2014年,曹其镛夫妇两次将自己毕生收藏的168件珍贵漆器无偿捐赠浙江省博物馆,补充和完善了浙江省博物馆相关门类的收藏,其慷慨捐赠义举令世人感佩。
叶义捐赠犀角文物
格林伯格捐赠颐和园铜窗
从英国追索三千件文物
庄氏捐赠书画文物
从美国追索王处直墓浮雕石刻
龙门石窟石刻佛像回归
英国返还清代大沽铁钟
从日本追索北朝菩萨石立像
从丹麦追索文物
范季融捐赠青铜器文物
从美国追索唐代石椁和壁画
曹其镛捐赠漆器文物
(党的十八大以来)
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下,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新进展,进入了全方位发展、多层次提高的新阶段。文物追索“朋友圈”迅速扩大,在国际公约框架下,我国政府与20余个国家就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签署双边协议,建立合作机制,与美、意等国政府间追索返还实践逐步深入。文物返还“中国声音”显著提高,主导制定反映文物流失国诉求的《敦煌宣言》,坚持呼吁历史流失文物应回归原属国,为完善文物返还国际秩序贡献中国方案。流失文物回归成果丰硕,圆明园虎鎣、秦公金饰片、皿方罍器身、曾伯青铜器等一大批珍贵文物,自欧洲、北美、日本等地重回祖国。国之所倡,民之所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中华儿女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流失文物回归汇聚磅礴力量。
  • 皿方罍器身回归
  • 秦公墓地金饰片回归
  • 邓峪石塔塔身回归
  • 山西闻喜西周春秋青铜器回归
  • 从英国追索青铜虎鎣
  • 美国两次返还文物
  • 意大利返还文物
  • 从日本追索曾伯克父青铜组器
青铜皿方罍,商代,湖南省博物馆藏
20世纪90年代,甘肃秦公墓地惨遭盗掘,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其中一部分金饰片被法国收藏家获得,并捐赠给吉美博物馆收藏。2015年,国家文物局通过长达数年的协商谈判,最终促成法国政府将金饰片退出法国国有馆藏并返还给原捐赠人,由捐赠人法国收藏家弗朗索瓦•皮诺先生和克里斯蒂安•戴迪安先生将文物归还中国。此次文物返还是在中法两国政府的友好合作和相关人士的积极努力下、突破文物所在国法律障碍实现文物返还的成功典范。此前,香港收藏家郭炎先生在了解到大堡子山秦公墓地流失文物情况后,于2011年将自己从境外购买的2件鸷鸟形金饰片和1套金铠甲片捐赠给国家文物局。
1998年,山西省榆社县的邓峪石塔塔身被盗后,被贩卖至我国台湾地区,当地信众将其捐赠给中台禅寺。中台禅寺方丈惟觉长老得悉塔身系山西被盗文物的情况后,立即表达了将其返还原属地的良好愿望。2016年,在国家文物局协调下,山西博物院与中台禅寺签署《捐赠文物协议》,石塔塔身重归故里。塔身的回归,缘于海峡两岸的血脉亲情,是留在两岸民众心间、载入两岸文化交流史册的标志性事件。
2018年,山西省公安机关成功打掉盘踞闻喜县多年的“盗墓涉黑”犯罪集团,破获相关刑事案件300余起,追回涉案文物3000余件。其中,西周早期青铜器义尊、义方彝和春秋时期晋公盘三件珍贵文物早年被盗掘走私后,一直流落境外。公安部门得知被盗文物情况后,立即依法启动追缉行动并成功追回文物,展现了我国政府打击文物犯罪、保护文物安全的国家力量与决心。
青铜虎鎣原为清宫皇室旧藏,1860年被英国军官哈利•埃文斯从圆明园劫掠后由其家族收藏。2018年3月,虎鎣即将在英国拍卖的消息引发国内外舆论强烈关注,国家文物局立即开展信息收集、协商谈判、协调联动、宣传引导等多方面工作,最终促成虎鎣买家将文物无偿捐赠给中国政府。虎鎣的回归,彰显了中国人民对流失文物始终不渝的关心与守护。
2015年12月,美国国土安全部在中国驻美国使馆,向中国国家文物局移交了22件中国流失文物和1件古生物化石,此次返还是习近平主席访美的重要成果之一,标志着中美两国在文物追索返还行动上的相向而行和相互支持。2014年4月,美国联邦调查局印第安纳波利斯分局查获了361件(套)中国文物并向中方通报信息。经过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驻美国使领馆、美国国务院和美国联邦调查局5年的共同努力,这批文物艺术品于2019年初全部回到中国,这是中美签署政府间谅解备忘录以来两国间最大规模的中国流失文物返还。
2007年,意大利文物宪兵在本国文物市场查获大量疑似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艺术品,随即启动国内司法审判程序。国家文物局在获知相关信息后,先后多次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为司法审判提供证据支撑,并通过外交渠道向意大利政府正式提出文物返还要求。2019年初,意大利法院终审判决将这批文物艺术品返还中国。2019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出访意大利期间与孔特总理会谈并见证79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返还活动。这是近二十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文物艺术品返还,也是中意两大文明古国共同树立的打击文物非法贩运、促进流失文物返还国际合作新范例。
2019年3月,国家文物局在获知日本某拍卖企业拟拍卖8件疑似湖北被盗青铜器的消息后,立即会同公安、外交等相关部门开展紧锣密鼓的追索行动,一方面通过刑事侦查调查文物被盗走私情况,另一方面与日本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协商,促使日本相关拍卖企业终止文物拍卖,敦促文物持有人将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归还中国政府。经过各方努力,这批青铜器于8月23日回到祖国。此次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成功追索,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下,我国政府依据相关国际公约,在日本政府的配合协助下,实现的流失日本文物的回归。
文载于物,族髓附间。运脉牵连,兴者襄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物承载国运,牵连民心。一段文物流失史,经百年愤怒、无奈、悲凉的熔铸,已经融入中华儿女情感基因,激励国人时时警醒,砥砺前行。一条文物归来路,70年筚路蓝缕,路转峰回,每一次回归,都在凝聚着民心,激昂着力量,重重擂响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鼓点。文物流失,渐成过去时。文物回归,正在进行时。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祝福祖国。祝福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精彩图片
击查看高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