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陵居民
“黔首”是秦朝对平民百姓的称呼。黔,就是黑色。百姓多戴黑色头巾,被称为“黔首”。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下令将“百姓”改称‘黔首’”。
迁陵县境内的居民由原住居民、外来秦军和刑徒构成。
(二)两餐饮食
秦简所见秦迁陵一带的农作物,既有南北皆宜者,如栗、荅、韭,又有仅见于南方者,如梅、橘等。有几种还可能是迁陵一带的特产,如枝(枳)枸、冬瓜、漆。其中,枝(枳)枸、冬瓜更是供奉皇帝的献物。当然,当地的农作物资源远不止这些,这些都是生活在迁陵城的官员和百姓一日两餐的盘中之物。
1.一日两餐
“民以食为天”。秦汉时期,各地居民根据当地气候和地理条件而种植不同的作物,黄河流域以旱粮为主,长江流域以水稻居多。由于生产水平低下,粮食产量有限,人们基本上是一日两餐。
2.五谷杂粮
粮食作物主要有粟、稻、秫、秶粟、菽荅、芋等,以稻为主,兼种粟,还可见粟、稻的两种特殊品种—秫、需(糯)米。除了谷物,菽荅、芋也是当时重要的粮食作物。菽、荅都属豆类。
3.鸡鱼肉蛋
4.瓜果蔬菜
蔬菜有巴葵、芹、韭、冬瓜、菌,瓜果有枝(枳)枸、栗、梅、橘等。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被驯化为蔬菜作物,种类很多。迁陵一带的瓜果以枝(枳)枸最有特色。里耶古城壕第七层出土的植物标本还有藠头、桃核、酸枣、缠绕植物、葫芦,说明秦朝迁陵百姓食用这些蔬果。
5. 调味饮料
消费物价
简文记录了秦始皇二十六年 (公元前221 年)前后迁陵地区一石米的价格为140 钱。
乘法口诀表
【文物】九九表
【说明】乘法口诀是儿童启蒙必背的数字运算基本工具。这是我国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诀表实物,与现今生活中使用的乘法口诀表有着惊人的一致。主要用于计算土地面积、收成和税收和日常生活中各种数量运算与统计。十进位制和九九表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一项重要的贡献。
民间遗嘱
里耶简中出现了三份遗嘱,一份残损严重,另外两份内容较完整,立遗嘱者的身份都是士伍百姓,可以称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民间遗嘱,对研究古代民法颇有价值。
主办单位
中国国家博物馆
湖南省文物局
龙山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龙山县里耶古城(秦简)博物馆
展览时间:2019.8.6—2019.10.7
展览场地:南1展厅
本展览提供公益讲解,查看详情
湘西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诞生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为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扎实推进文化扶贫,践行展览扶贫理念,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湖南省文物局、湘西龙山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小城故事——湖南龙山里耶秦简文化展”。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奠定了中国此后两千年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然而,短短十几年的历史存在,语焉不详的文字记录,无处不在的深刻影响,使我们对秦朝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官制运作既清晰又模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意味诱人的历史之谜。2002年,地处湖南武陵山腹地的湘西龙山县里耶镇出土38000多枚秦简,全景式地展现了秦代县政运行及社会生活,勾勒出鲜活庞大的帝国一统图景,使我们对秦朝政制和社会生活有了更加全面准确的认知。里耶秦简的发现填补了秦朝史料佚缺,最大限度地复活还原了秦朝县政情况,是21世纪以来全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学界由此提出“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之说,有学者甚至认为其学术价值堪与殷墟甲骨和敦煌文书媲美。
一个时代浓缩于一个城,一个城又浓缩于片片木简。里耶出土秦简的数量是此前全国发现秦代竹简总和的十倍,总计20余万字。已清洗的秦简纪年从秦王政廿五年(公元前222年)至秦二世胡亥二年(公元前208年),纪年完整,资料翔实,实属国内外所罕见。里耶秦时属迁陵县,里耶秦简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文书,全方位地展示了秦时县级政府行政管理模式,是秦朝行政体制和社会风貌的缩影和代表。此次展览精选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里耶秦简博物馆收藏的175件(组)里耶秦简,结合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35件(套)秦代文物,通过秦朝时期的小城风貌、秦人生活和县政状况,以小见大,充分展示秦朝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在全国有效实施的真实状况。其中,里耶秦简中的公文简牍频繁出现“洞庭郡”,证实秦朝即设有“洞庭郡”,纠正了学界关于秦朝行政区划的错误认识;“迁陵以邮行洞庭”则充分说明秦时迁陵和洞庭郡之间已有书信来往,邮书封检木牌被称为中国最早的信封。“九九表”秦简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诀表实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九九乘数表,比古埃及还早 600 多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中国故事,“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秦朝历史虽已远去,但里耶小城依然存在,秦朝开创的中华一统格局已经成为中国人民根深蒂固的不变信念,成为促进文化传承、增强民族认同的情感基础。衷心希望此次展览能够为社会观众认识秦朝历史打开一扇新的大门,为新时代地方政务运作提供重要历史镜鉴,为让文物活起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同时也为贫困地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搭建更加宽广的平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建立以后,为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政策和措施。首创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有 “百代犹得秦政法”的说法。但秦朝推行的严刑峻法也导致其国祚短暂。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因焚书坑儒和秦末农民战争,秦朝所存的史料和文献匮乏。2002年里耶古城、里耶秦简的发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去探寻秦朝那些尘封的往事。
阳陵虎符
秦(前221-前207年)
长8.9、宽2.1、高3.4厘米
传山东临城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此符是秦始皇调动军队的凭证,用青铜铸成卧虎状,可中分为二,虎的左、右颈背各有相同的错金篆书铭文12字:“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意为此兵符,右半存皇帝处,左半存驻扎阳陵的统兵将领处;调动军队时,由使臣持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虎符代表着皇帝对军队的绝对支配权。符节是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目前所见最早的符节是战国时期的。
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县治所是地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里耶古城曾是楚国西南边陲重要的军事城堡,秦时被沿用作为洞庭郡迁陵县县治,成为了秦朝粮秣兵甲重要的中转站和补给点,延至两汉,一直作为迁陵县治,发挥着军事交通要地和地方行政中心的功能。经过科学考古发掘,里耶古城首次呈现在世人面前,而其中一号古井出土的37000余枚秦代简牍尤为珍贵。我们也得以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来追寻秦朝迁陵的小城故事。
专家评价
里耶秦简是21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其学术价值足以与敦煌文献、甲骨卜辞媲美。
——李学勤
专家评价
“里耶古城的发掘和秦简的出土,是中国考古学最为重要的发现。这次发现怎么估计也不会算高的。随着考古的深入,研究的深入,我们看不到的价值就会越来越高。在全国来说,也是头一次发现了一个秦代的古城。”
——原故宫博物院院长、考古专家 张忠培
专家评价
里耶的考古发现,不亚于殷墟甲骨。
——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 朱凤瀚
专家评价
里耶秦简非常具有系统性,它将填补以前在秦史研究方面的空白。
——清华大学教授 沈建华
专家评价
里耶秦简展示的是当时人们具体的生活情况,是完整的秦人生活状态,它将改写秦代的历史。
——北京大学教授 邹衡
专家评价
“里耶古城出土的37000余枚秦代简牍、为解析帝国时代国家基层政治统治中心、经济管理中心、军事控制中心的“县城”,提供了极为丰富、全面、科学、宝贵的考古资料、这在中国考古学乃至世界考古学上都是十分罕见的。”
——原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 刘庆柱
秦朝统一全国后,结束了数百年的争霸、兼并战争,社会相对稳定。此时的迁陵是洞庭郡一个重要的后勤供给基地和军队休整、训练营地,生活安逸,经济繁荣。县城内外,酉水码头,热闹非凡,一度是里耶古城的黄金时代。从考古发现来看,秦汉时期迁陵物产丰富,饮食起居依然保留着鲜明的地方特色。一号古井出土的秦代简牍从侧面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生动的迁陵县基层小吏和普通民众的生活画卷。
迁陵居民
两餐饮食
消费物价
乘法口诀表
治病医方
私人书信
民间遗嘱
信仰习俗
37000余枚里耶秦简真实记载了从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到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之间,洞庭郡迁陵县的行政治理与高效运转的真实状况,证实了中央政府推行的集权制度与各项统一政策,通过郡县制和邮驿系统在全国各地得到了行之有效的实施,完整体现了秦始皇治理国家、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秘密。里耶秦简不仅“复活”了秦朝历史,填补了《史记》、《汉书》中有关秦朝历史记载的空白,而且让2000多年以后的人们清晰地看到了秦朝国家运转的真实面貌。
职官设置
官吏考核
日常办公
政令传达
职官设置
秦朝建立了多层次、多系统的行政管理网络,郡的主要长官有掌管政事和军事的郡守、负责军事与人事任免的郡尉,还有中央派遣监察郡级官吏的监御史。郡下设若干县,主要长官有掌管政事和军事的县令(万户以上大县设“令”,万户以下小县设“长”)、掌管文书及刑法的县丞、掌管军事的县尉。县以下设有若干乡、亭、里,各级官吏各司其职,分级管理行政事务,确保彼此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官吏考核
官吏考核制度是封建职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整顿吏治、惩恶扬善、提高行政效率等重要作用。秦王朝实行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吏治的考核措施。官吏的政绩直接与他们的俸禄、升迁等挂钩,并按规定的操作标准和严格的奖惩制度进行考核。迁陵县署档案文书资料,为我们展示了秦朝官吏考核政绩、评价地方官员绩效的行政管理模式。秦朝对官吏的考核主要是通过“上计”。上计就是年度考核,地方各级官吏逐级向上汇报本年度政务政绩。同时政府还通过监御史进行巡察监督。根据考核与巡察结果对官吏进行升降赏罚。
1.考勤考绩
秦朝基层行政机构的官吏数目庞大,国家因此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考核官吏制度。严格考勤、考绩,实行效率管理,以促使官吏提高工作效率。简文有一些关于迁陵县行政官吏的工作考勤、考绩记录,既记录了他们的工作日数,也详细记录他们的工作内容,并作为对他们实行考核的依据。
2.上计述职
秦朝的郡太守与县令必须向朝廷汇报一年间治理郡县的情况,这种行政制度被称为“上计”,类似于今天的干部年终述职,对年度工作做总结汇报。上计时由地方向中央呈交计书,称为“计簿”,其内容为郡县一年中的租赋﹑刑狱、选举、垦田、灾情等情况。朝廷根据计簿对太守﹑县令进行考核,有功者受赏,有过者受罚。尽管上计制存在不少弊病,但对于自上而下的层层监督,仍起到较大的作用。
3.监督问责
秦朝各级官吏由上至下传达政令,下级官吏逐级向上报告情况,构成了严密的层层监督机制。而御史大夫与下级监察御史从上至下自成独立体系,逐层负责,御史大夫则直接受命于皇帝,负责监察百官,对他们行政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法行为给予严惩,这正是秦朝依法行政,践行廉政的有力实证。
日常办公
秦帝国通过对地方郡县的严密管理来实现对国家的治理。迁陵县,作为帝国县级行政机构之一,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工作内容与运作模式是全国郡县行政办公的典型代表,从中完全可以看出当时的秦朝是如何治理国家、管理地方各类事务的。
1.签署公文
从洞庭郡迁陵县官府公文收发记录推知,官署集中办公时间为水下二刻至水下十一刻,即卯时上班,申时下班(北京时间早上7点到下午5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迁陵县往来公文的接收与发出都有准确的时间记录,不仅记年、月、日,还精确到时、分。从这些精确的时间记录,可见秦人办公时间观念强,工作效率高。
2.户籍管理
秦朝建立了完善的户籍制度,用来协调国家资源、维持正常统治和社会秩序,并确保国家的财政收入。里耶秦简中有很多关于各类人口管理的档案资料,包括常居人口、流动人口、奴隶等,反映了秦朝人口管理制度已相当完备和严密。各级政府借助这种人口管理模式,既便于地方官府掌管辖区人口,稳定社会秩序,又可以使中央机构掌控全国各地的人口情况,确保国家赋役徭役的征调。
3.督办农事
秦朝坚持以农为本,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简文中祭祀先农、灾害上报、沃地拓荒等有关农事的真实记录,是迁陵县官府认真履行其职能、重视农业、奖励耕织的生动写照,反映了迁陵县为保护、发展农业生产以及维护基层政权稳固所作的努力。
4.查案办案
秦朝施行以法治国,修订了法律制度并颁行全国各地,使社会生活各领域皆有法可依。里耶秦简中就有涉及经济、民事、刑事等多个方面的法律内容,并有解释与案例。严苛的法律下产生的大量刑徒也屡见记载,这是迁陵县依法施刑并管理刑徒劳役的真实记录。里耶秦简中关于案件的处理过程记录翔实,可知当时迁陵官吏严格执法、依法办事的情况,同时也折射出秦朝律条的繁琐苛细、法网的严密完备。
5.管理刑徒
里耶秦简所见刑徒有“城旦”“鬼薪”“白粲”等,数量庞大。刑徒簿籍、死亡情况、劳役时间地点、粮食发放等记录,均是迁陵县对刑徒实施有效管理的真实见证。刑徒有判定的服役期限,依犯人身份、犯罪性质、定罪轻重,有死刑、肉刑、作刑、赎刑之分,主要参与修筑城垣、官署等大工程或战争。
6.物资管理
钱财物资的管理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充分利用物资资源及仓储能力,严格、规范地使用和调配国有物资,能有效地保证国家行政正常运转。里耶秦简反映了秦朝政府在物资的保管、账目、价格、上缴、调运等方面都有严谨的管理与详细的记录。
政令传达
健全发达的政令传递系统,是国家机器运行的基本保障。根据里耶秦简各类行政公文、副本及其邮传记录,可以看出当时秦朝政府主要借助官方快速、高效、安全的邮传系统,保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署之间政务往来与事务处理的上传下达。
1.邮人任命
秦朝的邮人是一种专门职业,邮人任期是终身的,甚至有可能是父子相继,一旦成为邮人,除其本人将免服徭役之外,其家庭成员的户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有别于普通的民籍。郡县级政府负责邮人的人事任免。
2.公文封缄
公文书写完毕后,为防止在传送过程中被私自拆阅,还要对公文进行封缄,以保证文书的机密性。封缄方式是:在写有公文的简牍上面盖上一块被称为“检”的木板,然后用绳子将“检”和文书简牍捆扎在一起,在“检”上放上封泥,再在封泥上盖上负责官吏的印章,最后在检上写上文书的收发地址、邮件人、邮传方式等。
3.公文传递
秦朝的邮传系统是陆路和水路并用,秦人已经注重利用汉水、长江、洞庭湖等水道与陆路交通结合传递公文。传递所使用的工具,陆路长途、重要紧急的公文书信的传递使用车、马,近距离的徒步传递;水路则使用船只。在邮传方式上,秦时大都采用接力传送文书的办法,沿政府规定的固定路线,由负责邮递的人员一站一站接力传送。
4.公文收发
秦朝县级机构公文处理做到了及时、准确、安全,整个公文运行规范,以保证效率和明显提高质量。秦简的公文收发记录相当详细,文书的数量、发送机构、发往地点、何人封印、传递方式、收发时间、文书的持送人等全部记录,尤其是公文收发时间详细到年、月、日和具体的时刻,可以知道公文传递是全天候的,保证了政府事务处理的高效性。
一个时代浓缩于一个县,一个县又浓缩于一片木简。里耶秦简全景式地展现了秦代县政运行及社会生活的状况,是秦朝行政制度和社会风貌的一个缩影和代表。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远去的大秦王朝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度与各项统一政策。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发展和各地区的交流,对于统一国家的巩固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有着重要意义。
秦更名简
金饼
陶量
八斤铜权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