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期:专题展示(常设,每日4场,场次分别为10:00、12:30、14:00、15:30)

    地点:南6展厅

    票价:免费

    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

    《乾隆南巡图》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的国宝级书画珍品之一。全套共十二卷,纵68.6厘米,总长15417厘米,描绘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的情景。

    乾隆十六年,为了奉年届六旬的皇太后南下游赏,乾隆皇帝仿效圣祖康熙皇帝的南巡旧例,从北京出发,最后从绍兴回銮。全程五千八百余里,历时一百一十二天。乾隆皇帝共写了五百二十余首御制诗,并从中选出十二首,本着“以御制诗意为图”的原则,令宫廷画师徐扬依前后次序分卷描绘。图卷以中国画的写实手法,将诗、书、画三者结合起来,描绘了乾隆南巡期间省方问俗、察吏安民、视察河工、检阅师旅、祭祀禹庙和游览湖山名胜的情景。

    本展览为我馆根据《乾隆南巡图》第一卷《启跸京师》、第六卷《驻跸姑苏》和第十二卷《回銮紫禁城》而精心制作的巨型动态版数字展览,采用数字科技进行制作,动态地再现了画中恢宏壮观的历史情境,让观众能够全面、深入地领略这套作品的风采。观众可以从中欣赏到气派非凡的大驾卤簿、金碧辉煌的皇宫别苑、雄伟高大的城墙箭楼、繁华热闹的商业街道、静谧美丽的城郊乡野,再现了“康雍乾盛世”恢宏壮观的历史情境。

  • 数字展厅是以多媒体数字设备构成零实物展品的展示方式、应用高新数字化展示技术、依靠大数据管理的新型展厅。通过立体、连续、空间、互动的模式,体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休闲娱乐价值的融合,将更广泛的展览信息、对象和模式引入传统博物馆展览中。目前数字展厅介绍国博瑰宝《乾隆南巡图》中涉猎的自然风景、人文景观、民俗社会状况等情况。

    展览分为介绍区、体验区和播放区三个区域。

    介绍区:展览前言、南巡起源、南巡路线图及作者介绍等。

    体验区:展示《乾隆南巡图》第六卷高仿画卷,提供古今对比二维码应用及触摸屏展览内容技术介绍等。

    播放区:《乾隆南巡图》全十二卷介绍、第一卷、第六卷、第十二卷数字影片。通过先进的技术,活灵活现地动态还原了《乾隆南巡图》的原貌,将平面的图卷立体再现,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画面。

  • 【三维建模技术】

    数字内容中所有场景均使用三维软件通过虚拟三维空间构建出具有三维数据的模型,通过三维建模和后期合成的方式制作的动画效果逼真,三维立体信息丰富。目前已制作三维模型共约2500个,其中人物约1200个,动物约500个,工具约750个,数字场景约45个。

  • 【边缘融合技术】

    展厅中的巨幅投影画面由4台投影机投射画面拼接组成,对于投影画面拼接中出现的投影光线和画面内容的重叠部分,通过软硬件的结合处理,消除光线重合部分的多余亮度,调整不同投影机之间的颜色差异,从而确保整幅画面上没有任何接缝,亮度均匀一致,色彩均匀一致。显示出一个更加明亮、超大、高分辨率的整幅画面,整体显示效果就像是一台投影机投射的画面。

    【弱电控制系统】

    依靠预留在展厅内50根光纤,完成线路传输系统,光纤传输保证了投影画面的质量。同时实现信号处理、几何变形融合系统(包括投影机内置及外置的几何变形与融合系统、播放系统及同步系统),用于信号内容的分配、投影画面的精准矫正及特殊效果的制作。并完成信号播放及控制系统,可以通过IPAD来控制投影设备的开关,内容的播放、暂停及更换。

  • 《乾隆南巡图》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的国宝级书画珍品之一。全套共十二卷,纵68.6厘米,总长15417厘米,描绘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的情景。
    乾隆十六年,为了奉年届六旬的皇太后南下游赏,乾隆皇帝仿效圣祖康熙皇帝的南巡旧例,从北京出发,经德州,过运河,渡黄河,然后乘御舟沿运河南下,从瓜洲渡长江,经镇江、无锡、苏州、嘉兴、杭州而达绍兴,最后从绍兴回銮。全程五千八百余里,历时一百一十二天。一路上,爱写诗的乾隆皇帝总共写了五百二十余首御制诗,并从中选出十二首,本着“以御制诗意为图”的原则,令宫廷画师徐扬依前后次序分卷描绘。图卷以中国画的写实手法,将诗、书、画三者结合起来,描绘了乾隆南巡期间省方问俗、察吏安民、视察河工、检阅师旅、祭祀禹庙和游览湖山名胜的情景。图卷人物众多,山川形势,城池车船,各行各业,林林总总,为我们提供了清乾隆年间丰富而生动的历史信息。 《乾隆南巡图》有绢本和纸本两种,均为十二卷,纵六十八•六厘米,总长一五四一七厘米,绢本已经散佚,现分藏于海内外不同的博物馆中。而纸本则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九五九年调拨给中国历史博物馆,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第一卷《启跸京师》

    全长约为19.8米,本卷以“御制辛未孟春奉皇太后南巡启跸京师近体言志”为题,描绘乾隆十六年正月十三日,乾隆皇帝奉太后从乾清门启銮,经大清门出正阳门,沿西河沿大街西行,转出广宁(安)门,过宛平县拱极城、卢沟桥、长新(辛)店,止于良乡黄新庄行宫的场景。

    第二卷《过德州》

    全长约为12.5米,本卷以“御制过德州作”为题,重点描绘乾隆皇帝乘轿从山东德州附近的一座浮桥过运河的情景,并展现了刚修整一新的德州古城。

    第三卷《渡黄河》

    全长约13.6米,本卷主要描绘乾隆皇帝在淮安府清河县(今属江苏淮安市淮阴区,当时黄河流经此地)徐家渡大营起行,经杨家庄,在孙家码头坐船渡黄河至对岸的彭家码头的情景。

    第四卷《阅视黄淮河工》

    全长约为11.6米,本卷以“御制恭依皇祖揽黄淮诗韵”为文,描绘乾隆皇帝渡过黄河后,当日和次日视察黄河、淮河、运河和洪泽湖四大水系汇合处险要工程的场景。

    第五卷《金山放船至焦山》

    全长约10.8米,本卷描绘乾隆皇帝从金山乘船到焦山,一路游览长江胜景的场景。

    第六卷《驻跸姑苏》

    全长约为21.7米,本卷描绘乾隆皇帝在苏州胥门外舍舟登岸,经胥门进入苏州城(当晚驻跸苏州织造署行宫),重点展现苏州阊门到胥门一带的繁华景象。

    第七卷《入浙江境到嘉兴烟雨楼》

    全长约为9.5米,本卷展现的主题为“入浙江境”,描绘御舟在江苏吴江县和浙江秀水县的交界处进入浙江境,止于嘉兴南湖烟雨楼的场景。

    第八卷《驻跸杭州》

    全长约为11.3米,本卷据“御制三月朔日车架至杭州驻跸之作”而成,重点描绘杭州城的繁华以及南巡队伍游览西湖苏堤的情景。

    第九卷《绍兴谒大禹庙》

    全长约12.4米,本卷据“御制谒大禹庙恭依皇祖元韵”而绘,画面起于绍兴府城,出东门,穿过街市和乡村,止于会稽山麓的大禹庙

    第十卷《江宁阅兵》

    全长约9.2米,本卷主要描绘乾隆皇帝在江宁(南京)大阅驻防八旗满汉军和绿营兵的情形。

    第十一卷《顺河集离舟登陆》

    全长约为12.4米,本卷表现的主题是“顺河集离舟登陆”,描绘乾隆皇帝在顺河集离舟登陆,乘马北归,着重描写当地的乡村景色

    第十二卷《回銮紫禁城》

    全长约9.8米,本卷为“回銮紫禁城”,重点描绘南巡队伍从端门到午门的这一段路程。卷尾为《乾隆南巡图》作者徐扬写于乾隆四十一年夏五月的跋。

  • 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初,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乾隆皇帝开始了他在位期间六次南巡的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这次南巡的直接理由是“奉圣母皇太后銮舆巡幸江浙”,因为这一年是乾隆皇帝的生母(一说养母),皇太后钮钴禄氏的六十大寿。当时清帝国正处于“康雍乾盛世”的巅峰时期,以孝顺著称的乾隆皇帝,为了让皇太后高兴,不惜消耗其祖、父亲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通过勤勉而集聚起来的巨大财富,极尽奢华,高调出行,以给皇太后祝寿、陪皇太后游玩的名义,率领庞大的南巡队伍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南下的旅程。 乾隆南巡的另一个理由,是效仿其祖父康熙皇帝六下江南的“旧例”,省方问俗,察吏安民,阅武视文,祭祀山川先贤,并隐含缓和满汉矛盾,笼络江南才子的目的(如祖孙二人南巡时均高调祭祀明孝陵)。特别重要的是,作为京师生命线的运河漕运通道,虽然经过康熙、雍正两朝的“全面修治”,比较畅通,但远没达到“一劳永逸”的理想,尤其是黄河、淮河和运河三大水系交汇的地方,水患连年不断。乾隆南巡的一项重要活动,即视察治河、导淮、济运这一复杂的综合水利工程,并祭祀有关神灵。

    乾隆皇帝像

    皇太后钮钴禄氏像

    南巡路线:北京—宛平—德州—淮安—瓜洲—南京—镇江—无锡—苏州—嘉兴—杭州—绍兴。

  • 《乾隆南巡图》作者为徐扬。他创作的《乾隆南巡图》有绢本和纸本两种,均为十二卷。

    徐扬,字云亭,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时途径苏州,徐扬以自作画册进贡,受到乾隆赏识,随后被选拔到宫中供职,从乾隆二十九年(一七六四年)起,徐扬奉乾隆皇帝之命绘制《乾隆南巡图》,用了六年时间绘制了一套十二卷的绢本《乾隆南巡图》。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年),又再次受命重新绘制《乾隆南巡图》,前后花了五年时间创作了第二套纸本设色的《乾隆南巡图》。如今,绢本的《乾隆南巡图》已经散佚。其中第九、第十二卷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第三卷藏法国尼斯市魁黑博物馆,第四卷藏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第十卷藏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另有一卷收藏在法国某私人手中。而纸本设色的《乾隆南巡图》十二卷,则完整地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另有两件《乾隆南巡图》的画稿也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徐扬的传世名作还有《平定西域献俘图》、《盛世滋生图》(又名《姑苏繁华图》)和《南巡纪道图》(又名《王道荡平图》)等。

  • │微博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