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行程二万五千里,完成了艰难卓绝、震惊世界的长征,为中国革命胜利前进奠定了重要基础。这场惊心动魄的长征,历时之长,行程之远,行军条件之艰苦,敌我力量对比之悬殊,战斗之频繁,为人类战争史上所罕见。

每当提起长征,我们眼前总会浮现出那些不畏枪林弹雨,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红军战士的身影;我们都会想起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代运筹帷幄、坚持正确的革命路线,在危急关头带领中国革命和中国工农红军走出困境的伟大领袖。究竟是什么让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为之坚持不懈,视死如归?为什么人民群众称红军是“天底下最好的军队”,是“仁义之师”,待他们胜似亲人,不惜为了保护他们而流血牺牲?为什么长征在过去的80年间,不断被人们研究、怀念,吸引了无数人重走长征路,体味长征的艰辛,从中汲取经验、智慧和力量?这一切,都来源于他们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凝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发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和美术作品的优势,发挥我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反映长征这一中国革命史上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使伟大的长征精神代代相传,我馆举办了这个“信念·精神·传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馆藏文物展”。展览共由六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战争史诗”“军民情谊”“艰难岁月”“长征记录”“丰碑永存”“长征画卷”。展览围绕“长征精神”所体现的不怕牺牲、严守纪律、紧密团结、艰苦奋斗、患难与共、坚守理想和信念等内容,用战斗的武器、布告、漫画、地图、歌曲诗篇、学习课本、烈士手稿、红军家信等多种类型的文物以及馆藏美术作品近300件,从多角度全方位展现红军指战员长征中的战斗、生活、学习和互助的场景。

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两个月,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同志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今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参观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馆时指出:“我们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今天,我们研究长征,我们纪念长征,我们宣传长征精神,就是要让一代代共产党人缅怀先烈、不忘初心,从长征精神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使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期领导全中国人民为中华崛起而进行的新的伟大长征。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国梦”这个光辉目标而努力奋斗。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

    第一部分 战争史诗    

为摆脱第五次反“围剿”困境,推动抗日运动发展,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踏上漫漫长征路。随后,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也相继开始战略转移的征途。没有优良的武器装备,没有准确的信息通讯,没有充足的后勤补给,在两年多的征战中,红军将士凭借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无畏的气魄,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激战嘉陵江、转战乌蒙山,一路斩关夺隘,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以其神勇艰苦的斗争精神,完成了使中国革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壮举。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军事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为中国革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

朱德手书毛泽东诗《七律·长征》

朱德手书毛泽东诗《七律·长征》

周恩来长征时用过的望远镜

周恩来长征时用过的望远镜

任弼时长征时用过的公文包

任弼时长征时用过的公文包

张闻天长征时用过的手枪

张闻天长征时用过的手枪

陈毅于新中国成立后修改的1936年夏创作的《游击战争纪实》词手稿

陈毅于新中国成立后修改的1936年夏创作的《游击战争纪实》词手稿

贺龙长征时用的勃朗宁半自动手枪和子弹

贺龙长征时用的勃朗宁半自动手枪和子弹

聂荣臻长征时用过的左轮手枪

聂荣臻长征时用过的左轮手枪

代主任李富春签署、红军进入贵州遵义时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

代主任李富春签署、红军进入贵州遵义时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

朱德签署、宣传民族政策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朱德签署、宣传民族政策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中央红军二渡赤水河战斗时用的子弹

中央红军二渡赤水河战斗时用的子弹

红军长征时用的手榴弹

红军长征时用的手榴弹

红军长征强夺泸定桥时桥上的铁索链

红军长征强夺泸定桥时桥上的铁索链

国民党川军第二十四军第五旅旅长杨蜀修辑存的有关川军防堵红军长征等内容的《乙亥阵中文存》

国民党川军第二十四军第五旅旅长杨蜀修辑存的有关川军防堵红军长征等内容的《乙亥阵中文存》

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进入遵义后用来印制布告、传单等的石印机

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进入遵义后用来印制布告、传单等的石印机

中国工农红军红星司令部为抢渡湘江绘制的《灌(阳)兴(安)全(州)之间路线图》

中国工农红军红星司令部为抢渡湘江绘制的《灌(阳)兴(安)全(州)之间路线图》

中央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时缴获的国民党军的理发推子

中央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时缴获的国民党军的理发推子

红军在山城堡战役缴获国民党胡宗南部一营长的钢笔

红军在山城堡战役缴获国民党胡宗南部一营长的钢笔

红军第九军团长征时用的步枪

红军第九军团长征时用的步枪

    第二部分 军民情谊    

长征路上,红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宣传队。红军战士通过撰写和张贴通俗易懂、寓意深刻的标语、布告、传单,宣传党的方针、群众政策、民族政策,启发了民众的觉悟,从而使人民群众坚定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选择了革命,选择了希望。

他们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本色,用铁的纪律保证同百姓之间公平交易,秋毫无犯,赢得了人民的信任。他们关心、帮助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全力拥护和支援。各族群众踊跃参军,帮助红军筹粮筹款、烧水送饭、传递消息、挑运物资、护理伤病员,与红军将士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种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鱼水深情,也成为红军冲破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脱离险境,战胜强敌,取得长征伟大胜利的重要保证。

中共湘赣省委印发的《为着粉碎敌人大举进攻彻底粉碎敌人五次“围剿”号召湘赣工农群众踊跃加入红军》传单

中共湘赣省委印发的《为着粉碎敌人大举进攻彻底粉碎敌人五次“围剿”号召湘赣工农群众踊跃加入红军》传单

红四方面军某部司令部为答谢甘肃武山高甫清送礼物给部队的感谢信

红四方面军某部司令部为答谢甘肃武山高甫清送礼物给部队的感谢信

贺龙为归化寺喇嘛夏拿古瓦帮红军采办给养颁发的委任令

贺龙为归化寺喇嘛夏拿古瓦帮红军采办给养颁发的委任令

红四方面军为四川甘孜白利寺喇嘛支援红军青稞豌豆开的收据

红四方面军为四川甘孜白利寺喇嘛支援红军青稞豌豆开的收据

红军途经贵州黎平时送给向导的手提风雨灯

红军途经贵州黎平时送给向导的手提风雨灯

红一方面军在贵州仁怀长岗山乡为号召贫民赶走白军书写的木板标语

红一方面军在贵州仁怀长岗山乡为号召贫民赶走白军书写的木板标语

    第三部分 艰难岁月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是充满着无私奉献精神的史诗。在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波涛汹涌的大河,巍然兀立的雪山,茫无涯际的草地,在前有阻敌,后有追兵,财尽物乏、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他们攀登冰崖,跋涉泥沼,冒着酷暑严寒,忍受着饥饿干渴,凭借着旺盛的斗争士气、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征服了一切横亘在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在长征途中,当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历经血与火的洗礼时,红军指战员,包括女红军、“红小鬼”、炊事员在内,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过人的勇气,顽强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甚至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死的威胁留给自己。这种革命的英雄主义气概,惊天地,泣鬼神。

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郑振华在长征途中使用的皮包

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郑振华在长征途中使用的皮包

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用来充饥的皮鼓

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用来充饥的皮鼓

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刘毅长征途经葛曲河畔时采的野菜

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刘毅长征途经葛曲河畔时采的野菜

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团熊兴瑞与刘林标长征途经草地时煮野菜用的铜提盒

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团熊兴瑞与刘林标长征途经草地时煮野菜用的铜提盒

红二、六军团长征途经贵州盘县时送给徐福生的行军锅

红二、六军团长征途经贵州盘县时送给徐福生的行军锅

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第二分院用的药碾

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第二分院用的药碾

1935年红一方面军第三军团钟昕隆给其弟的银元

1935年红一方面军第三军团钟昕隆给其弟的银元

12岁的“红小鬼”杨世才于1935年参加长征离家时留给母亲的川陕苏区布币。

12岁的“红小鬼”杨世才于1935年参加长征离家时留给母亲的川陕苏区布币。

红一方面军军委第三科钟昭隆在长征时保留下的壹角纸币。

红一方面军军委第三科钟昭隆在长征时保留下的壹角纸币。

蔡畅帮李维汉织的毛线衣

蔡畅帮李维汉织的毛线衣

    第四部分 长征记录    

红军长征不仅赢得了革命的胜利,更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长征日记、红军家信,是红军指战员们在长征途中作战行军、工作休息、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实录,为我们呈现了长征亲历者的一份弥足珍贵的原始记忆。长征中的歌曲诗篇、学习课本、漫画、故事,具有单纯质朴而又形象生动的特点,收录了许多高昂激越、乐观进取的作品,成为激励红军战士克服困难、战胜强敌的精神武器。那些有关长征的报刊和书籍,客观真实、快捷高效地向全中国和世界报道了红军戎马倥偬的战斗岁月,增进了公众对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了解。

这些长征的歌曲、图画和文字记录,构成了丰富的长征文化,成为长征精神永不磨灭的遗存。

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团政治部主任张子意写的长征日记

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团政治部主任张子意写的长征日记

红四方面军第九军熊启文关于红军官兵平等、百战百胜等事写给父母及幺叔的信

红四方面军第九军熊启文关于红军官兵平等、百战百胜等事写给父母及幺叔的信

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团政治部在长征途中翻印的《红色战士读本》

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团政治部在长征途中翻印的《红色战士读本》

红一方面军“坚”政治部出版的《战士》报第184期

红一方面军“坚”政治部出版的《战士》报第184期

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出版的陆定一著《老山界》

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出版的陆定一著《老山界》

上海风雨书屋藏版的《西行漫画》

上海风雨书屋藏版的《西行漫画》

天津大公报馆出版的范长江著《中国的西北角》

天津大公报馆出版的范长江著《中国的西北角》

明月出版社出版的廉臣(陈云)著《从东南到西北》

明月出版社出版的廉臣(陈云)著《从东南到西北》

《逸经》杂志连载的幽谷(董健吾)著《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

《逸经》杂志连载的幽谷(董健吾)著《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

毛泽东在陕北接受埃德加·斯诺采访时戴过的红军八角帽

毛泽东在陕北接受埃德加·斯诺采访时戴过的红军八角帽

英国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英文初版

英国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英文初版

美国女记者、作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记录的《朱德论雪山作战》速记稿

美国女记者、作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记录的《朱德论雪山作战》速记稿

美国记者、作家尼姆·威尔斯用罗炳辉赠的玛瑙佩珠镶的戒指

美国记者、作家尼姆·威尔斯用罗炳辉赠的玛瑙佩珠镶的戒指

    第五部分 丰碑永存    

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更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红军将士怀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面对强敌冲锋在前、视死如归;他们对党无比忠诚,即使身陷囹圄,仍矢志不移。在长征路上,到处可见官兵平等友爱、情同手足,同志之间团结互助、生死与共的感人画面。他们为国为民、舍生忘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团结一致、严守纪律,将革命的火种播撒在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道路上,凝铸了绵延不绝的长征精神。

80年过去了,很多长征亲历者已带着他们的红色记忆离去,但他们创造的伟大精神,早已融进中华民族的血液和生命当中,铸造起不朽的精神丰碑。

方志敏在狱中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清贫》等文章手稿

方志敏在狱中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清贫》等文章手稿

谢子长攻打瓦窑堡时缴获的背包

谢子长攻打瓦窑堡时缴获的背包

红二十五军政治委员吴焕先送给伤员的毛毯

红二十五军政治委员吴焕先送给伤员的毛毯

红军长征经过云南时,部队发给杨得志的云南白药和勺子

红军长征经过云南时,部队发给杨得志的云南白药和勺子

罗炳辉使用过的望远镜

罗炳辉使用过的望远镜

张云逸在长征时使用过的左轮手枪

张云逸在长征时使用过的左轮手枪

任弼时长征过草地时吃剩的皮带

任弼时长征过草地时吃剩的皮带

朱德送给警卫员罗卫养病用的银元

朱德送给警卫员罗卫养病用的银元

傅连暲长征时治疗用的洗眼杯

傅连暲长征时治疗用的洗眼杯

伍云甫长征途中在电台工作时使用的克丝钳

伍云甫长征途中在电台工作时使用的克丝钳

留在苏区的何叔衡在林伯渠长征出发前送给他的毛衣

留在苏区的何叔衡在林伯渠长征出发前送给他的毛衣

谢觉哉长征时戴的眼镜

谢觉哉长征时戴的眼镜

董必武在长征途中使用的马褡子

董必武在长征途中使用的马褡子

徐特立长征时收藏的藏族绢画

徐特立长征时收藏的藏族绢画

刘志丹在陕甘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时使用的马鞍和马镫

刘志丹在陕甘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时使用的马鞍和马镫

毛泽东在傅连暲到陕北后送给他的棉被

毛泽东在傅连暲到陕北后送给他的棉被

林伯渠长征时使用的马灯

林伯渠长征时使用的马灯

董必武保存的谢觉哉长征时用的毛毯

董必武保存的谢觉哉长征时用的毛毯

陈丕显在油山地区坚持游击战争时使用的藤篮

陈丕显在油山地区坚持游击战争时使用的藤篮

杨尚奎在赣粤边坚持游击战争时伪装篾匠用的篮子

杨尚奎在赣粤边坚持游击战争时伪装篾匠用的篮子

何香凝、廖承志、胡佩衡、陈半丁、秦仲文合绘、陈毅题跋的《长征会师图》

何香凝、廖承志、胡佩衡、陈半丁、秦仲文合绘、陈毅题跋的《长征会师图》

长征时留在西康新龙县的红军敬献的“感谢英明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对我们的优待和关怀”锦旗

长征时留在西康新龙县的红军敬献的“感谢英明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对我们的优待和关怀”锦旗

    第六部分 长征画卷    

长征是一段意义非凡的历史,它给人类精神注入的感悟和活力,使它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艺术创作所关注的一个重大主题,且这种创作的热度一直延续。艺术家们怀着对艺术的真诚和对长征精神的景仰,本着既尊重历史事实,又通过研究历史,创造出艺术真实的理念,将长征精神与个人认识对接,用画笔和刻刀,形塑出情景交融、波澜壮阔的长征历史画卷,从而使这些长征题材的美术作品具有了史诗性的艺术品格。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中国国家博物馆一直注重创作和收藏革命历史题材艺术作品,其中包括众多高质量的长征题材美术作品。本次展览,我们从馆藏经典长征题材美术作品中甄选出一部分精品奉献给观众,以此共同缅怀在长征中牺牲的英烈,感悟长征精神。

《赣南之秋》

《赣南之秋》

《娄山关》

《娄山关》

过雪山》

《过雪山》

《万里征程诗不尽》

万里征程诗不尽》

《草地情》

《草地情》

《刘志丹在陕北》

《刘志丹在陕北》

《红军和彝族兄弟》

《红军和彝族兄弟》

《六盘山》

《六盘山》

虚拟展厅

展览动态



点击进入虚拟展厅

参观导览

展览时间:2016年9月22日- 10月30日

展厅:南 7 展厅


服务信息────────────────────────────────────────────────────────────────────

  • 票务信息:

        免费(门票领取方式请查看

  • 中国国家博物馆开放时间:

        9:00—17:00(15:30止票,16:00停止入馆,16:30清场,17:00闭馆。周一闭馆)

  • 地址:

        北京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天安门广场东侧

  • 公共交通:

        您可以搭乘公共汽车在天安门东站、前门东站或天安门广场东站下车步行至我馆。

        乘坐地铁可在天安门东站或前门站下车步行至我馆。   (详见 地理交通


导览信息────────────────────────────────────────────────────────────────────

  • ☆ 我们为展览中部分展品制作了二维码和微信导览。

  • ☆ 欢迎您到展厅参观,扫描二维码可获得更多展品信息。

  • ☆ 如果您不能来国博参观 , 也可以关注国博微信公众帐号 “ ichnmuseum”, 输入相应的数字编码 , 聆听讲解 , 微信导览编号依次为9141-9221。

  • 9141-朱德手书毛泽东诗《七律·长征》A

  • 9152-红军长征强夺泸定桥时桥上的铁索链

  • 9168-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用来充饥的皮鼓

  • 9182-1938年上海风雨书屋藏版的《西行漫画》

  • 9186-毛泽东在陕北接受埃德加_斯诺采访时戴过的红军八角帽

  • 9212-长征时留在西康新龙县的红军敬献的“感谢英明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对我们的优待和关怀”锦旗

  • 9216-《过雪山》

  • 9221-《六盘山》